從楊家回來后,初一那天一家人沒出門,在家里安安靜靜地休息了一天。
初二那天上午,胡師兄果然遵守承諾登門給他們拜年,順便也給寧梔送藥材。
“學弟,你給我的單子上的藥材全在這兒,你點點。”胡師兄交貨的時候順便不忘向寧梔表功,“這些藥材全都是我精挑細選出來的,已經是倉庫里品質最好的藥材了。”
自從知道寧梔是孔國權的得意門生之后,胡民初和胡師兄對寧梔就格外親熱,偶爾寧梔挑剔一些,嫌棄他們家的藥材品質不佳時也沒怨言。
寧梔仔細地把藥材檢查了一遍,發現這些藥材和上次買的品質差不多,胡師兄確實沒有敷衍他。
“多謝。”寧梔很領他的情。
楊曉曼見寧梔收了藥材,連忙付了帳。這是寧梔為楊父和楊新利治療腰椎間盤突出買的藥材,肯定不能讓寧梔掏錢的。
“梔梔啊,藥材也買來了,要不我給你楊舅舅打電話,讓他今天過來”
楊曉曼也不想這么急,但是楊新利他們公司效益好,所以工作特別忙,別的單位春節能放七天假,可楊新利初四就要去值班,只有這兩天有空。
“可以。”寧梔點頭。
他過年沒什么事,他也沒什么要好的同學需要走動,唯一跟他關系親近的孔國權也已經提前打電話約好了,初五的時候去給他拜年。既然答應給楊新利治腰,自然是早治早好。
“那我現在就給他打電話了啊。”楊曉曼高興地去給楊新利打電話。
楊新利當時家里正好有客,他帶的幾個徒弟來家給他拜年,接到楊曉曼的電話楊新利沒有留飯,送走徒弟后和楊崢開車去寧家。
說來也巧,像是約好了一樣所有人都挑了今天來寧家拜年,楊新利到了沒多久,李征、王佳鳳和許瀅一家人他們也到了。
這是寧梔來到地球后過的第一個新年,大人算上孩子加起來都有十幾個了,妙就妙在人這么多,每個人從事的職業行業居然各不相同。
李征是建筑集團大佬,楊新利是叉車設計工程師,陸博宏是個核工,許瀅重新入職,成為了一名初中老師,王佳鳳離婚時從青梅竹馬的煤老板前夫那里分到了一筆非常可觀的財產,不缺錢的她成立了一個治療白血病的基金會,致力于幫助那些和孫恬恬一樣從小就被疾病折磨的孩子們。
這些不同行業的菁英們彼此之間并沒有直接的利益關系,只不過因為寧梔這個紐帶而碰巧湊在一起而已,大家難得地放下身份利害關系坐在寧家寬敞的客廳里像個普通人那樣隨意輕松地聊天喝茶,氣氛居然意外地和諧。
李征了解到王女士的經歷后,不由對她肅然起敬,表示愿意為她的慈善事業添磚加瓦。
王女士最近找到了救助的目標。
那是一個距離星城兩千多公里的靠近邊境的叫西塘的小城鎮,零幾年的時候為了發展經濟,當地政府以優渥的條件招商引資,吸引了一家化工廠的老板在鎮上開設工廠。
這家化工廠成立后,起初的確為西塘和附近村鎮的人們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了人們的收入,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然而這家化工廠不知是因為當時技術的原因還是經營者為了節省成本,對于化學廢棄物的處理并不合規范,大量有害的化學廢棄物沒有經過合格的凈化處理直接排放,給當地的水源和土壤造成了嚴重的污染。
自那之后,鎮上和附近村子的兒童和新生兒患白血病的機率明顯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