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在清點的過程中,二人都有些詫異,果子雖然不少,這果樹卻好像有些打蔫兒,不過二人只顧著看數數,再加上擔心唐僧師徒,卻也不曾多在意。
等清點好了果子,又將唐僧師徒送出了門,兩個小仙也都放下心來,自顧自在觀中玩耍,一直等那與世同君鎮元子自彌羅宮回來,這才慌忙至外迎接。
“那唐僧師徒可曾來過?”
這大仙云頭剛一落地,就問起了取經團隊的消息。
“昨日來的,今天剛走!”
一旁清風急忙答道。
“可曾與他們人參果吃?”
“吃了!”
“他那徒弟可在觀中生事?”
“不曾!”
“嗯?”
那鎮元子大仙聞言心下頓起疑惑:“素聞那猴頭偷盜成性,這回怎地如此老實?”
其實也怪那蕭吟原著讀的太過粗心,若細品就會發現,五莊觀偷吃人參果,根本就是這鎮元子為了投奔西方而設下的暗局。
試想那鎮元子真在意這人參果,又豈會因為金蟬子蘭盆會上遞了一杯茶就分他兩個?
若說真不在意,為何偏偏就不給那孫猴兒吃?
誰不知那猴頭是天下地上有名的偷兒,只要他惦記上哪有到不了手的東西!
說白了,就是勾引那猴子下手,之后推倒果樹,又請觀音來治,最終的目標就是與那悟空結為兄弟,借他的氣運、背景好躲了這西游大劫。
所以,書中才會出現讓人費解的矛盾情節!
前面還小氣的要死,除了唐僧,連孫猴都不給一個果子吃;
等到后來卻又大方的過頭,一家伙打下十個,到場的仙家人人有份,連吃過了的悟空等兄弟三人也都又拿到了一個。
只不過么……到了這個輪回,事情又起了變化!
如今這唐和尚的隊伍里,又多了一個大師兄。
那鎮元子素來消息靈通,卻將這蕭悟明的經歷打聽了個清楚。
知道這廝素來不喜惹事,當年孫猴兒在天庭鬧的不可開交,他卻在花果山死守不出。
這大仙生恐出了變故,所以才有意讓童子送了五個人參果,讓他徒弟分吃。
“原只想有那果子做餌,依那猴頭蟠桃園吃起來沒夠的性子,也會將我那果樹一網打盡,難道真被他那大師兄給勸住了?”
這大仙心中暗自猜測,他因為知道了之前的事跡,只道那蕭悟明必是老實本份之輩,生怕其從中勸阻,攔住猴兒盜果之心,才故意撒了五枚出去,勾引那悟空來偷。
如今看來,根本沒有效果?
這大仙越想越急,抬腿往后園趕去,要知這人參果都是小事,如今若不能攀附上正主兒,這一番大劫只怕真有些難渡啦……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