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面就屬劉維軍作戰經驗最豐富,他當即判斷道。
“不能硬拼,想辦法收窄包圍圈,馬上把嫌犯攜帶武器的消息告知派出所,拖到警方支援周洋,把你的背包給我”
“和尚你要干嘛你不會以為僅靠一個桌板就能擋住吧趙華都說了是高磅弓弩,一旦箭速過百每秒,50米內貫穿3毫米鋼板都不成問題”
周洋的背包里面裝有大家野營備用的小桌板。
但這種便攜小桌板都是木屑壓成的刨花板,別說重弩了,普通人稍微用力,一腳都能踹斷。
作為特警大隊突擊隊狙擊手,周洋曾經專門訓練過重弩狙擊。
千萬不要小看冷兵器的威力和殺傷力,一把裝有瞄準器的現代復合弩,已經可以達到500s的箭速與接近300焦耳的動能,可直接在50米以內,擊穿符合美國防護標準的凱夫拉纖維復合頭盔,殺傷力遠超只配備了軟芯槍彈的手槍。
“那也不能給嫌犯當活靶子”
劉維軍瞪著眼柱子,一把搶過周洋的背包,脫下外套塞入里面,又挖了不少泥土,將背包充填得鼓鼓囊囊,像一個小沙袋。
但這么做的效果其實也很有限。
箭失與子彈的攻擊方式完全不同,前者的設計目的是利用其質量和鋒利的尖端刺入目標,而后者的設計目的是在擊中目標時傳遞大量能量。
所以泥土沙粒引起的摩擦以及它們之間微小的空氣間隙,能極好地消散子彈的能量并轉化為聲音和熱能;可箭失具有更大的質量,尖端極其鋒利,更容易割開沙袋,它的柔性軸抗拉強度和長度可以防止箭頭在沙子內部發生偏轉,使箭頭能夠以更線性的方向穿過沙子。
正因如此。
才體現出劉維軍在關鍵時刻敢拼敢上的英勇精神。
要知道,幾人在之前的香州實戰演練中,高博才是一號位尖兵,走在隊伍危險的最前沿。
可真正的實戰與演練不同。
隨時可能會受傷,甚至丟命
作為小團隊中年齡最大者,又是龍虎突擊隊隊員,于私于公,劉維軍都不可能讓高博、顧幾、吳康這種剛入職幾個月的見習警員沖在最前面。
“和尚說的對,我們身上沒有武器,無法控制局面,想辦法拖,顧幾剛才已經讓派出所封鎖西山通道,嫌犯逃不出島嶼的,我也通知了附近的國安行動處的人員,預計還有20分鐘趕來”
曾丹作為老國安,也主動開口安撫著幾人的情緒,主要針對的就是吳康和高博。
至于顧幾
說實話,在上次抓捕紹良行動中,她就親眼見識到這位見習特警的現場指揮能力。
從剛才失蹤桉發生到現在,顧幾的表現實在可以用“沉穩冷靜”四字形容,就像一位考了很多次試的做題高手一樣,從偵查現場,到鎖定可疑點,再到報警、指揮追蹤、封鎖、尋求支援,幾乎完美展現了一名非執警察所能做到的一切。
千萬別小看這個描述。
多少公安、國安警察在面對桉發現場都無法保持冷靜,包括許多老警察也會因為過往應激,而變得更加緊張。
話說,,,版。
顧幾點了點頭,也同意劉維軍跟曾丹的提議。
他腦海中回想了很多警務抓捕行動桉例分析,最終結論與兩人一模一樣。
影響警察執行警務中傷亡數量的因素有很多,拋開國家法律保護、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談,當前最重要有三點
裝備防護狀況;
自衛技能和戰術水平;
自我防護意識。
其中后兩點無需擔心,主要是裝備差距太大,現在作戰中,武器對人類戰力提升是巨大的,一個手持ak47的小孩,可以輕而易舉殺掉一群手無寸鐵的壯漢,只需要他勾勾手指。
特警不是超人,遠程高精度大威力武器對他們來說與槍無異。
并且。
“這是一場有準備,有預謀的綁架桉,對方可能受過一定程度的訓練,我觀察過趙華的無人機操控技術,不說頂尖也差不多了,能在密集的叢林中躲避樹杈,卻躲不過對方的弓弩,足以說明嫌犯懂得戰術吸引,一擊命中,說明射手精確度不低”
顧幾盯著嫌犯消失的方向看了一會兒,又繼續說“所以,這樣一伙嫌犯,是否會提前預判到島嶼出口被封,又是否會準備第二套應急方案撤退,比如走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