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優點有很多,首先是準備工作量較少,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大量巖石的爆破工作,并且適用于各種硬度的巖石,特別是在大壩這種地形復雜的地點,不受施工條件的限制,而且它不需要特殊鑿巖設備,掘進硐室一般使用鑿巖機即可進行掘硐,凡是深孔爆破所用的均可在硐室爆破中使用。
最重要的是一次爆破量大,減少爆破次數和避炮時間
也就是說,一旦裝填完成,即可一次爆破成功,極大程度上節省了任務行動時間。
所節省的下越多,就意味著水庫有更充足的時間泄洪,民眾也就更安全
顧幾依靠著在炸彈關卡磨練的建筑爆破經驗,給阿里布爾大壩設計了一套很簡單,但卻很實用的“u”型多排爆破。
整個鉆孔、裝填炸藥的過程,大約需要三四個小時。
這還是在擁有邦縣政府建筑工程隊的幫助下,如果是僅憑顧幾、特種邊境部隊自己干,恐怕猴年馬月都炸不完一座大壩。
畢竟,這可是一座數百米長,七十多米寬,能攔住幾十億立方水流的超級建筑體。
為了“蹭”到任務經驗,顧幾也主動加入填裝炸藥的工作中。
遇到一些難度較高的孔位,還需要用安全繩從高空下吊作業,一些工程技術人員做不到,就只能交給特種邊境部隊的士兵來做。
高原負重工作對于這些陸軍精英來說,根本不是問題,更何況他們本來就長期在阿薩姆邦北部喜馬拉雅山脈高海拔地區訓練,身體狀態早已適應了高強度缺氧行動。
而顧幾這次附身的“維迪”身體基礎素質還算不錯,沒有任何屬性削弱,再加上他之前選擇了藍色級別的耐力提升印記,相對而言,高耐力的體質更不易引起高原反應。
終于。
經過了漫長的三個多小時,炸藥全部精準地裝填在了顧幾設計的孔位內。
“所有人員準備撤離馬上撤離”
“聽命令快速撤離”
伴隨著馬洛與顧幾大聲呼喊,縣政府工程隊紛紛收拾裝備,開車駛離壩體,而兩人最后檢查了一遍大壩,再三確認沒有人遺漏后,這才返回車內。
驅車下山的過程中。
顧幾掏出電話。
“法緹瑪,你那邊怎么樣,大壩下游的民眾安全撤出危險區了么”
“已經全部完成轉移,放心吧。”
“馬洛隊長,這邊可以隨時進行爆破”
得到確認消息,馬洛催促士兵加大油門,朝著城鎮東邊的一片山丘處駛去,確認到達安全距離后,他才舉起對講機,“克雷爾,位置安全,可以準備爆破了”
“克雷爾收到,現在準備爆破,三、二、一起爆”
最后一聲話音落下,手指敲擊按鈕。
轟隆轟隆轟隆
黑暗的夜空中,遠處閃過數道火光,下一刻,震耳欲聾的爆炸聲以極快的速度連串響起,即使是在一公里外也聽得非常清晰,顧幾還在沉浸于軍用tnt炸藥的爆炸威力,大壩卻在他精心設計的爆破中,掀起翻天覆地的響聲。
頃刻間。
土崩石裂,煙塵彌漫。
劇烈的震動后的一陣大壩潰堤滑坡,大量巨石從壩體掉落在下方的河流中,一眨眼的功夫,嘩啦啦的水庫積水就從碎裂的缺口沖擊而下,咆孝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上游水庫里奔來,勢不可當。
不到幾秒鐘的功夫,默哈嫩達河的水位就開始暴漲,水流也變得橫沖直闖,從上向下,一瀉千里,河岸根本無法承受這突如其來的勐烈沖擊,大水瞬間淹沒兩岸,一步步向城鎮緊逼。
馬洛看到這幅場景,再次指揮著技術士兵操控無人機飛向大壩頂部。
從屏幕上來看,大壩中央被炸出了一個十幾米大小的“u”型缺口,水庫的洪水正在從缺口處瘋狂傾瀉,并且因為是應力壩,在壩體承重點破損的前提下,隨著水流一直沖刷,裂縫周圍的混凝土也會不斷碎裂掉落,造成缺口越來越大,以達到最終將水庫排到安全線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