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目缺少輔助,駕駛室全程只由博爾頓一個人操作,既要觀察手冊,又要操控飛機,還要計算路線,所以后半程才飛得特別差,以至于很快就墜毀了。
而這一輪因為顧幾的加入,飛機及早保持最佳的升阻比。
此刻的波音78就像一架大型滑翔機一樣,僅僅依靠航速、風向、副翼、au等參數、設備,就可以在一定時間內勻速滑行。
“不敢相信,亞森先生,你這個年齡竟然還能保持如此優秀的計算能力。”
博爾頓轉過頭,略帶驚異地看著比自己大好多歲的顧幾,甚至連稱呼都尊重了許多,不過當他聽到“11”分鐘的時候,童孔卻明顯暗澹了幾分。
“11分鐘,200,一架重達六七十噸的滑翔機,真的可以安全迫降么”
“年輕人,既然我都能讓你驚訝,那么我們為什么不能一起創造奇跡”
顧幾認真地看著博爾頓的眼睛。
他知道這位年輕的副駕駛有技術,但因為年紀較輕,經驗不足,所以遇到事情容易慌亂、緊張,這也是副駕跟機長真正的差距。
雖然他也很慌,但畢竟經歷了這么多場危機關卡,深知士氣的重要性。
越是這種緊要關頭,顧幾越要穩住局面。
這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特警指揮。
或許是他沉穩的嗓音,以及充滿經歷和歲月感的眼神,給了博爾頓信心。
“你說的對,亞森先生,就讓我們一起拯救a649上的107名乘客,現在,一切指令按手冊進行,由你進行口頭播報,如果有突發狀況”
說到最后,博爾頓認真地看了眼顧幾,似乎是在交代身后事,“立即接管控制”
“明白200,使用au引氣,恢復座艙增壓。”
“au啟動哦上帝,感謝它還能用。”
200指的是高度層兩萬英尺,voo的轉換高度為6000米左右,而au則是輔助動力裝置,位于機身尾翼最后方,有自己單獨的電動起動機,由單獨的電池供電,有獨立的附加齒輪箱、潤滑系統、冷卻系統和防火裝置,燃油來自飛機上總的燃油系統。
這時候,駕駛室門外傳來密碼按動的響聲,艙門被打開。
顧幾勐地回頭。
本以為是恐怖分子,沒想到會是乘務長貝蒂。
她的頭部受到撞擊,披頭散發,額頭受傷有鮮血流出,深藍色的制服扣子也被崩開,露出里面兩團傲人的雙峰。
或許是被顧幾那瘆人的眼神嚇到了,貝蒂腦袋后仰了半步。
“天啊,嚇我一跳,現在情況怎么樣了”
“很不樂觀,貝蒂,我們碰上了雙發失效,雖然我很不想說出這句話,但請告訴客艙乘客,準備緊急迫降”
“上帝”
貝蒂驚呼一聲,眼中寫滿了惶恐,身為乘務長,她當然知道雙發失效迫降的成功率有多么低。
等對方準備離開時,顧幾忽然想起了一個問題,急忙叫住她。
“乘務長,你要把乘客平均安排在經濟艙座位上,以防止飛機尾重頭輕。”
“我明白,客艙問題交給我負責”
貝蒂畢竟是老牌乘務長,很快就從恐慌的心態中調整回來。
艙門關閉,駕駛室內又剩下顧幾與博爾頓兩個人。
博爾頓緊握操縱桿。
“時間。”
“還剩8分鐘,我們現在處在墨西哥高原中段,為山間高原盆地帶,以草原氣候為主,平均海拔2000米,東部有西馬德雷山脈阻擋,山林地形,地勢不平,所以我們不能偏西,要想辦法找一片平緩的草原,最好是公路。”
顧幾快速瀏覽著地形圖。
此時的高度,通過駕駛艙風擋玻璃,已經能看到地面,一片遼闊的綠色高原,地勢微微起伏,整個大地都被綠油油的樹木覆蓋著,像鋪了一層厚厚的地毯,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清新。
可這片“美景”對于兩人來說,卻充滿了危險。
在飛機進行山地迫降的時候,這些樹木就相當于在高速公路上扔釘子,會瞬間破壞降落姿態,將機身分割得支離破碎。
“亞森先生,你看到草原了么”
“沒有。”
“時間。”
“5分鐘。”
“我好像看到了一條河流”
順著博爾頓目光的方向,在機身西側,顧幾看到了一條蜿蜒曲折的棕色反光絲帶,沒錯,這是一條在山林中的河流。
“博爾頓,你想進行水上迫降”
“這是最后的辦法了。”
博爾頓的語氣非常沉重。
水上迫降,聽起來似乎有不小的可行性,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卻并不容易。
民航有句話叫做“寧在山上拍,不在水上拍”,水上迫降的難度可見一斑。在世界范圍內,嘗試進行水上迫降的飛機不在少數,但是最好真正安全完成的,卻只有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