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跟你們不在一隊,這”
周洋尷尬地怔在原地,回頭漫無目的地尋找著自己的新隊長,結果他發現自己連“劉凱”是誰都不知道。
高博也蹙眉反問道“上面為什么非要打亂順序啊,原本重新組隊就需要磨合,為什么不盡量將原隊員留在一起,這樣不是更方便訓練和作戰么”
吳康連忙點頭。
因為如果按照“特警小組構成”來組隊,周洋本身就是他們最需要的狙擊手,何必舍近求遠,再換個外人呢
他本想跟著抱怨兩句。
可考慮到李婭楠也算是他們的朋友,最終還是忍住沒開口。
對于這份341特遣隊分組名單,在場絕大部分特警心底或多或少都有些不悅。
尤其是帕西力。
他本以為自己最差也會撈個指揮隊長當當,最后沒輪上也就罷了,竟然還跟原來的“對手”顧幾一隊,并且還要聽他指揮,這不是給自己添堵么
“陳局長,有關分組安排,可不可以”
“這份名單,是作戰單位內部會議經過詳細商討后的結果,大家就不要再過多討論了”
沒想到,還沒等底下的人把話說完,陳科就提前把“路”給掐死了。
無奈,眾人也只得接受各自的新隊伍。
顧幾回頭看了看自己的“新隊員”。
說起李婭楠,其實早就不算新了。
起碼兩人在巴西“金盾行動”中有過完整的合作。
作為精確射手,她當時的遠程狙擊支援水平,是不如周洋的。
兩者的差距,主要體現在遠程精準度、偽裝和隱蔽能力這些因素,李婭楠總是容易被敵方發現、壓制,但同樣,周洋的近距離作戰反應速度,也相應的要弱一些。
這是職業定位和訓練方向所造成的差異。
周洋以前在分局任狙擊手時,基本都是獨立行動,長期接受大量關于偵察作業和偽裝的訓練,強調遠距離單發精度;
而李婭楠在齊州特警支隊的作用,主要是延伸小組有效射程,并擔負著在作戰行動開始前的偵察和監視任務,往往被迫向快速移動的目標射擊。
但在全國大比的賽場上。
顧幾倒是肉眼見到,李婭楠在遠程精度上的巨大提升。
至于葉小樹。
毫無疑問,連趙華都親口承認這位頂級天才的計算分析和技術能力,足以證明,他就是目前國內最高配版本的技術特警。
兩人短暫接觸的那段時間,顧幾也能感受的到,這小子很容易相處。
所以。
這些隊員中,唯一讓他有些“打怵”的,就是帕西力。
并非是兩人在比賽上有過“矛盾”。
而是帕西力原來在金邦飛虎時期,就是隊里的戰術指揮,正好跟他的位置正面撞車。
如果是其它角色,倒也還好。
偏偏隊長這個位置的人,往往都有極強的臨場分析和判斷能力。
但所謂“一山不容二虎”。
兩位戰術指揮,一旦在行動中出現判斷分歧,就很容易吵架,這對于分秒必爭的反恐行動來說,無疑是非常致命的。
說實話,顧幾也搞不懂。
為何陳科會選擇把他們兩個弄到一支隊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