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開始出現胸悶、窒息等不適感,發病率和死亡率急劇增加,直至12月9日才結束。
據官方統計,因為這場大煙霧而死的人多達恐怖的4000人,后續仍陸續有8000人受污染影響,相繼死亡。
所以此次事件也成為了20世紀十大環境公害事件之一。
時間、地點,危機類型,甚至包括“霧”這個名字,都完美契合關卡所有背景設定。
那么基本上便可以確定。
這場危機,就是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
得知這一點,顧幾這才慶幸,幸虧當時選擇了軍用物資獎勵。
要知道。
這場煙霧事件之所以能死這么多人,可不僅僅只是因為視線被霧氣遮擋,看不清路,發生交通意外。
事實上,他沒記錯的話。
到了下午,倫敦政府便開始進行交通管制,所以真正置人于死地的,是空氣中的有害物質!
倫敦之所以被稱為霧都。
一方面是因為天然氣候條件,濕氣高,風力小,容易積霧;
另一方面,便是當時的倫敦是歐洲工業之星,工業爆發式增長,各種汽車、輪船、飛機等重工工廠多如牛毛。
鋼鐵冶煉需要煤炭,再加上倫敦是當時歐洲最大的城市,戰后大量人口涌入激增,居民用電取暖,同樣需要煤炭。
可由于那時候的煤炭燃燒技術并不發達,大量煤塵便隨著黑色廢氣煙霧排入空中,再加上倫敦政府沒有環保意識,所以使整個城市陷入了嚴重的廢氣環境污染。
這些廢氣里面不僅僅包括煤塵,同時還有劇毒氣體硫化氫。
它主要來自于農藥、造紙、化肥、食品等行業。
這種氣體一旦進入空氣后,便會沉積在最下層,很難擴散,造成的危害也就更大。
硫化氫對人體呼吸器官和中樞神經破壞非常強,能夠使人嗅覺失靈、咳嗽,嚴重時還會造成肺水腫、昏迷不醒,甚至死亡。
當年倫敦煙霧事件死亡的4000多人中,絕大多數幾乎都是因為吸入過量的煤塵和硫化氫。
所以。
這時候如果能弄到軍用防毒面具,便可以極大提升存活概率。
只是。
顧幾讓自己活下來并不難,關鍵點在于,他該如何破局,解決這場危機。
歷史上,哪怕是英國政府,也對這場煙霧危機束手無策。
最后事件結束,還是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氣旋,吹散了煙霧,才避免更多傷亡。
前幾場經典關卡都已經證明,他無法改變既定事實的歷史。
那么顧幾實在想不通;
系統又該如何讓他完成這次的危機處理任務?
“小心!咳咳咳……看不到前面有車么!”
身后,白人老婦的咳嗽聲越來越劇烈,可她仍舊不忘時不時警告一兩句。
現在應該是倫敦時間早晨六七點。
這時候的霧氣還不是最嚴重的,可空氣中的能見度也就只有50米左右,已經達到了現代紅色大霧天氣的標準。
汽車之間必須開著車燈,才能看到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