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廂內,一股陳舊的皮革和木頭,混合著劣質香煙的味道撲面而來,這個時代的火車座椅還是深色的木質框架,上面覆蓋著磨損嚴重的皮革坐墊。
車窗上蒙著一層厚厚的水汽,只能隱約看到外面模糊的景象。
或許也正是因為大霧的原因。
不少原本選擇拉馬車和騎自行車的市民,如今都選擇乘坐火車出行,似乎認為它更加安全,所以列車內擠滿了人。
殊不知。
這種大霧天氣,火車甚至會比私家車更加危險。
沒有燈光信號和視野,萬一列車調度員協調出了錯,相鄰的兩趟列車停靠出站,很容易發生撞擊,到時候死得可就不止是一兩個人了!
顧幾之所以選擇冒險搭乘火車。
主要是得益于后世并未從這次大霧事件記載中看到列車相撞的事故。
火車緩緩啟動,車輪與鐵軌摩擦發出“哐當哐當”的聲音,在這寂靜的大霧中顯得格外清晰。
從西郊小鎮到倫敦市中心,差不多是30分鐘的路程。
這一路上,列車內的乘客的咳嗽聲就始終沒有斷過。
尤其是以老年人和孩童居多。
他們的呼吸系統本身就比青壯年脆弱,在這充滿有害物質的霧霾中,自然受到的損傷就更大。
而顧幾頭戴著s10防毒面具的樣子,也沒少被人品頭論足。
“現在的解決重點,是要盡可能讓所有工廠停工,減少污染氣體排放……”
他心中已經開始謀劃著解決辦法。
但卻發現,想要具體實施起來也非常困難。
因為現在是12月份,正處于倫敦的冬季。
家家戶戶都需要燃燒煤爐來供暖,這里面排放的廢氣占比就是相當大一部分。
可顧幾總不能強制讓市民不燒爐子吧?
天冷凍死人的威力,可一點不比霧霾窒息差!
“算了,先與政府接洽再說!”
若是顧幾以“亨克”這個普通倫敦司機身份去唐寧街10號找英國首相,恐怕會直接被保鏢按住,送進警察局。
所以,他唯一能想到的方案。
就是去倫敦議會廣場。
國議會廣場是英國立法所在地,那里時常會聚集著一些罷工、抗議和請愿的市民,來向英國國會施加壓力,迫使議會做出提案改變。
他不信這么大的霧霾,倫敦市民會沒有一個人沒有察覺到危害。
只要能在那里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切就都好解決了。
無非就是把事情鬧大,引起政府關注。
于是,顧幾出了倫敦火車站,便直奔議會廣場。
它坐落在泰晤士河北岸,作為倫敦的地標廣場,這里被各種英國歷史建筑包圍著,有大本鐘,有威斯敏斯特宮,議會大廈以及大教堂。
顧幾來到附近。
平日里莊嚴肅穆的國會廣場,在霧霾的籠罩下,已經變成了一個陰森的迷宮,厚重的霧霾如同一床密不透風的灰色毛毯,嚴嚴實實地壓在廣場上空,將天空遮蔽得不見一絲光亮。
原本高聳入云的大本鐘,在這霧霾中只隱隱露出一個模糊的輪廓。
顧幾穿過雕塑廣場,來到國會大廈門口。
門前手持步槍的衛兵,依舊堅守著崗位,而大廈門前附近,卻跪著不少倫敦市民,他們手中高舉著各種寫滿標語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