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最終聽從了眾多臣子的建議。
當然,他也可以選擇拒絕,但拒絕的下場是什么李淵心中大概率是清楚的。
于是天策府司馬宇文士及從東上閣門出來宣布敕令,騷亂逐漸平息下來,反抗在敕令之下終于消散。
已經邁出第一步之后的李淵也放飛自我了,干脆主動了起來。
李淵隨即又讓黃門侍郎裴寂前往東宮,令其開導安撫李建成麾下的諸多將士。
如果沒有李淵的命令,難保這些將士們不會拼死反擊。
他們都是李建成的部下,很擔心自己會不會被李世民所清算。
如果沒有李世民的安撫,這些人必定會抱著必死的信念反擊,這必將給李世民帶來極大的困擾。
現在對李世民而言,最重要的自然就是穩定,只要局勢穩定下來,沒有什么是不能妥協的。
等到他的位置確定下來,之后再去慢慢清算那些制造不穩定的因素也是完全可以的。
有了李淵的擔保,李建成的部下心中安定了許多,于是眾多將士們便紛紛棄職而散。
終于,一切似乎塵埃落定,李淵也在事變開始的八個時辰之后,再次見到了李世民。
雖然僅僅只是過去了一日,但李淵卻仿佛覺得已經過去許久許久。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這幾日以來的變化,讓李淵覺得自己的這個兒子有些陌生。
看著李世民,李淵的嘴唇囁嚅著,緩緩的開口道“近些日子以來,我幾乎有了投杼之惑。”
投杼,即謠言的意思,來自于梁書,所謂投杼之惑,說的就是幾乎要相信外人對自己孩子的中傷的意思。
李世民當即跪了下來,伏在李淵的胸前,號啕大哭良久。
這幅場面,讓一直觀看著事情發展的秦天都有些忍不住了。
別誤會,他不是因為這父子二人情深而感動,而是因為這兩個人的表演實在是太過令人作嘔了。
關于這一點,就連鼻涕宋的司馬光都看不下去了。
關于這一段的歷史,資治通鑒之中是這么記載的上乃召世民,撫之曰“近日以來,幾有投杼之惑。”世民跪而吮上乳,號慟久之。
最有意思的就是最后一句話世民跪而吮上乳,號慟久之。
李世民跪下來吮吸父親的那什么,一邊吸一邊哭。
這其實就是在表明作者對當時二人表演的作嘔,只是沒想到這種藝術夸張性的寫法被某些后人當成了事實。
莫說歷史上根本就沒有這段記載,司馬光是如何言之鑿鑿的仿佛自己當初就在現場一般,寫的這么詳細。
所謂“跪而吮上乳”其實形容的便是李世民撲倒李淵的懷中的意思。
而秦天看到的也正是這般景象。
李淵一見到李世民便開始流淚,說自己幾乎聽信了外面的謠言,以為你真的要做奸犯科了呢。
說著還抹了幾滴眼淚出來。
李淵其實明白自己的權利已經被李世民奪走了。
所以他現在其實是相當于是直接服軟了。
“行了,事情已經到這個地步了,我也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塵埃落定了,啥也別說,就這吧。”
話里話外,李淵就是這么一個意思。
李世民一看,那不行,看著好像你退了一步,但眼下這般情況,不是顯得是我逼著你低頭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