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讓自己不受欺負,就得狠狠地出擊,只有把敵人打疼了,他們才知道我們是不好欺負的”
說到這個,李世民一副憤憤的樣子“朝中那些軟蛋,居然有人敢說放棄長安城,遷都算了”
“我呸”
即便是一直處變不驚的秦天,聽到這種論調也是不由得有些無語。
到底是什么樣的腦回路能夠想出這么奇葩的提議出來
“閣下是”孫思邈有些奇怪的看著忽然插話進來的李世民。
說實話,李世民的行為并不是十分禮貌,這在后世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現的。
但在大唐,這些倒不是什么太大的問題了。
因為大唐其實是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尤其是長安城這邊,胡化的程度相當之高。
因此大唐的居民也大多都沾染了幾分豪爽的氣概,像是李世民這種忽然插話的行為,倒也不是十分唐突。
“唉,不過是一尋常百姓,看不過有些人的做法罷了。”李世民擺擺手道。
說罷,李世民一拱手“在下李石,石頭的石,不知二位如何稱呼啊”
幾人互通過姓名之后,很快便聊到了一起。
“剛才聽聞先生說的那句話,以斗爭什么來著”
李世民好奇的問道。
孫思邈當下了然“原來是為了這件事情來的啊。”
看了一眼秦天,發現他并不在意,孫思邈便把當日之事說了出來。
“我現在記憶最為深刻的還是秦兄的那句話,在戰場上拿不到的東西,談判之中也別想拿到。”
秦天搖搖頭,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也不一定,歷史上總會出現那么幾個蠢貨的”
“就比如那劉辰。”
提到劉辰,秦天就是一肚子火氣,忍不住想要穿越回去再給他兩個大耳光。
如果不是那個蠢貨,中原的百姓也絕對不會平白無故遭受那么多的災禍
李世民看了一眼秦天,倒是有些奇怪。、
“看來秦兄對那后漢的歷史頗有研究”
李世民有些奇怪道“當初那段歷史記載模糊不清,語焉不詳,不知道秦兄是從何處知道有關那劉辰的事情的”
“那劉辰,又是怎么回事”
“記載不清楚”
李世民點點頭。
史書上有關劉辰的記載極少,后世之人大多都只知道當初那劉辰在位之時發生了五胡亂華的災禍。
但后來劉辰忽然暴斃,新的皇帝即位,勵精圖治,沒幾年便把匈奴趕出了中原。
所以秦天忽然提到劉辰,李世民等人都是有些奇怪。
史書上劉辰的存在感很低,又很高。
低是因為有關他的記載極少,大多都是語焉不詳的幾句話。
高就更簡單了,別的皇帝的記載都清清楚楚的,到你這就啥都沒。
出生了,即位了,逃跑了,暴斃了。
史書上有關劉辰的記載這十二個字便可輕松總結。
如此特立獨行的皇帝,當然會引發學者的好奇。
所以但凡是知曉后漢歷史的,無不對劉辰十分感興趣,因為作為一個皇帝,有關他的記載實在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