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要說的話,李白也就只能釋放出一個火球,體內的法力就已經消耗殆盡了
雖然法力低微,但修行帶來的好處遠不止于此。
至少李白現在的健壯程度就不是一般人能夠比擬的。
就算沒有兵器在手,尋常大漢也不是李白的對手,若是有他最為擅長的長劍在手中,就算是以一當十,亦是不在話下。
從這個時候開始,李白就已經和凡人拉開了本質上的差距。
另外一邊,大黃,現在他有自己的名字了,名為黃羽,這個名字是李白取的,意為羽化登仙。
黃羽的修煉進度同樣不慢,在沐春的指導下,黃羽體內也有了一絲屬于自己的法力,距離煉化自己喉嚨之間的橫骨也不算遠了。
要不了多久他便能口吐人言了。
至于后面的路,就不需要秦天一直盯著了,他們要依靠自己的努力修煉。
能夠修煉到練氣階段就足以證明秦天的法門沒有任何問題。
只是秦天仍舊不滿足于此,因為他所的法門不夠簡單易懂,修煉速度也太慢了一些。
這法門僅僅只是剛剛到了能用的地步,完全沒有符合秦天的要求。
所以秦天需要更多的樣本,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完善基礎修煉的法門。
雙方就此分別。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師父在上,請受徒兒一拜”李白對秦天行了一禮。
雖然早就知道這一天遲早都會到來,但當真正分別之時,李白還是有些難過。
秦天對李白的影響不可謂不深遠,秦天幾乎重鑄了李白的世界觀。
對李白而言,秦天恩同再造,秦天讓他看到了這世間最為真實的一面,甚至還引領他走上了修行之路。
如果可以,李白愿意一輩子追隨在秦天的身邊,不愿離開。
可秦天并不需要這么一個追隨者。
秦天覺得,李白應該有自己的道路,有自己追求,而不是跟隨自己去尋求那虛無縹緲的長生之道。
他自己都無法確定自己是否能夠尋得自在解脫,又能如何去帶領其他人尋求長生呢
如果跟著自己去修行,山中無歲月,一閉關便是幾十上百年,那李白這一身才華不都是浪費了么。
所以哪怕李白一再懇求,秦天還是堅定的讓他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而非是跟著自己修行。
最終李白也只能無奈同意。
“不必介懷。”秦天淡淡的說道“我已將修行之法傳授與你,若是你潛心修行,千百年之后,你我終究還是會再見的。”
當然,若是李白修行不順,大概也會如同其他蕓蕓眾生一樣,迎來自己的衰老和死亡。
這就是李白自己的選擇和命運了,秦天不會多加干涉。
秦天倒是很好奇,沒了自己,李白到底會走上一條什么樣的道路。
分別之前,李白贈與了秦天一首詩鐘南山下送別吾師。
這首詩深切的表現了李白對秦天的敬佩和不舍。
這首詩流傳范圍并不廣泛,甚至可以說是無人知曉,直到一千多年之后才被人找出來,證明的確是李白所做。
但這首詩之中的師父到底是誰,則是引發了后人無數的討論。
詩中的師父被李白形容的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就如同傳說之中的仙人一般。
后人認為此詩大概便是李白修行路上的啟蒙人,但在那個蠻荒的年代,有一位如此偉力的仙人實在是超出常人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