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二一切塵埃落定,正月初三趙匡胤便已經拿下了都城開封。
到了正月四日,趙匡胤更是馬不停蹄的直接在開封崇元殿正式登皇帝位,時年三十四歲。
至此,趙匡胤在三十四歲的年紀完成了男人一生的終極夢想,登基稱帝。
至于之后的瑣事,諸如下詔改封柴宗訓為鄭王一類的細枝末節就不必多說了。
反正已經是前朝舊主了,已經沒有人會再去關心那孤兒寡母的想法了。
現在眾人都忙著巴結新皇帝呢
只是趙匡胤并不在意這些事情。
他知道,自己來當皇帝來不是享樂,而是實現自己的抱負的
最關鍵的是,他的身邊秦天也一直在看著他。
秦天一日不答應國師邀請,趙匡胤就一日不敢懈怠,生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好,惹得秦天不快了。
而由于趙匡胤在后周任歸德軍節度使的藩鎮所在地是宋州,于是國號便被定為“宋”。
這是早就想好的事情,因此倒也沒花費什么時間便確定了下來。
至于都城,則是仍舊定都開封,改元“建隆”,史稱“宋朝”“北宋”。
國家剛開始建立,趙匡胤所面臨的情況十分復雜。
國內叛亂四起,雖然都只是芥蘚之疾,但仍舊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解決。
趙匡胤本以為按照自己的猜想,或許等到自己平定國內,一統天下之后,秦天才會愿意做這宋朝的國師。
但在一切走上正軌之后沒多久,秦天便召見了他。
“您的意思是答應了”
趙匡胤小心翼翼的問道“可,為什么”
“現在宋朝已經走上了正規,你自然也能騰出手來幫我尋找弟子了。”
秦天看著趙匡胤淡淡的說道“此前沒有答應下來,只是因為你實在是太過忙碌,不想給你增添負擔罷了”
這話說的,頓時讓趙匡胤感激涕零,不知所言。
上位者哪怕只有一絲一毫的為下位者著想的態度,下位者都會感動無比,這是人之常情。
秦天沒有解釋為何自己會為趙匡胤著想,反正他只能休息這一陣子了,接下來趙匡胤就該忙起來了。
為了保證趙匡胤的工作效率,秦天甚至還會施法保證他的身體健康,精力充沛。
畢竟趙匡胤現在是一國之主,他需要忙的事情可多了去了。
幸好現在還有宰相幫忙,若是放在取消宰相的年代,只怕是趙匡胤不等統一天下,自己就先累倒了。
經過商議,初步篩選定在開封城內。
整個開封城內,凡是年齡適合的孩子,都要經過檢測,合格者需要送到秦天的住處接受第二道篩選。
而經過第二道篩選的人則是會被留下來,跟隨秦天開始初步的修行。
長則兩三年,短則個月,秦天便能看出一個人的天賦如何。
這便是第三道篩選。
而經過了這三道層層篩選,這些人才有了成為秦天親傳弟子的資格。
想要成為秦天的親傳弟子,不僅要有足夠的天分,心性也需是上佳,除此之外,品德也不能落下。
這便是隱性的第四道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