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有的是敬畏,有的是尊敬,還有的是懼怕。
只有很少的人在和秦天的相處的時候能夠保持平常心態,這種人要么是對秦天無欲無求,要么就不是常人。
李白算一個,眼下的趙匡胤也算一個。
秦天一直在忙著教徒弟,對外面的事情不太了解。
不過眼下聽趙匡胤這么一說,掐指一算,便大概明白眼下的世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所以你打算怎么辦”秦天饒有興致的問道。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趙匡胤眼中的光采猛地凌厲了起來。
那光芒,即便是秦天也忍不住為之側目。
“既然你心中已經有了決議,還來尋我做什么。”
“果然什么都瞞不過仙人。”趙匡胤十分佩服道。
這次他主動來求見秦天,自然是心中有不少疑惑。
要說趙匡胤現在最擔心的是什么,那自然就是如何避免宋朝成為繼后周而成為第六個短命政權。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現在的宋朝都是一副短命鬼的模樣。
外有強敵環伺,內部叛亂不斷,國內還有大量前朝的舊勢力殘留,人心浮動。
現在的趙匡胤可以說除了手里有兵權之外,竟是看不到半分維持這個國家下去的希望。
最讓他頭疼的是,原本和他親密無間的弟弟現在似乎也和他有了間隙。
隱約之間趙匡胤甚至有些后悔,當初自己是不是不該兵變
不過很快他便把這樣的想法掃進了垃圾堆,如果不把權利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他始終就是一個被人拿捏的軟柿子。
只要自己掌握著自己的人生,哪怕是最后身死兵敗,那也值了
雄心壯志有,但現在的問題是該如何實現自己的雄心壯志。
關于這個問題,趙匡胤去咨詢了自己的丞相趙普“自唐季以來數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戰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計長久,其道何如”
意思就是在說,自從唐代之后的數十年,帝王換個八個姓氏,戰爭一直不斷,生靈涂炭,到底是因為什么呢
我若是想要天下長久安定,讓我大宋長治久安,應該怎么做呢
對此趙普的回答是“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
接著,趙普頓了頓說道“此非它故,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奪其權,制其錢糧,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
趙普按照慣例先對趙匡胤拍了一通馬匹。
陛下能夠想到這個,簡直是天地人神的福氣啊。
從這里就可以看得出來趙普這個人深諳為官之道。
他不僅有才華,還通人情,能夠把趙匡胤哄得舒舒服服的,不然趙匡胤也不會選擇他成為丞相。
之后趙普便給出了他的答案。
發生這些事情也不是因為別的,只是因為藩鎮割據,地方勢力太強,君弱臣強,天下如何能夠安定
皇帝只有一個,既然你皇帝沒我強,那老子為什么要聽你的,反了反了,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
說到這個,就不得不說唐末的亂世了。
雖然早在后漢時期就已經開了科舉,但那個時候的科舉依舊是以世家貴族為主。
莫說是尋常百姓了,就算是沒有勢力的寒門子弟,也未必能夠高中。
畢竟寒門也是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