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僅僅只是幾個煉氣期的還有甚至還沒正式開始修煉的修士自然是無法引起天道的注意的。
但誰讓這些人是秦天的學生呢
有秦天在,這些人自然而然的會得到天道的深刻的關注。
在觀測到天道的變化之后,秦天提著的心也放松了下來。
這說明他的確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之上,前路也逐漸明朗了起來。
宋國的前景現在也十分不錯。
自從中央集權開始之后,整個宋國仿佛登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就連天氣似乎也變得風調雨順了起來。
在秦天接受第三批學生的時候,趙匡胤已經準備揮師南下了。
經過這兩年的發展,最終趙匡胤和趙普確立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難的決策。
他們決定從南方開始開刀,先盡可能的統治更多的土地,整合國內的力量,最終再一鼓作氣,打到北方,收復燕云十六州
至于后續北方游牧民族侵擾的問題,那就留到日后再解決。
趙匡胤做的第一件事情部署兵力守衛西北邊境,防止契丹人趁著自己南下的時候攻打宋國。
其次趙匡胤準備拿荊湖開刀,作為自己一統天下的第一步。
而他所等待的機會很快便來到了。
正如同趙匡胤兵變時候一般,這亂世最容易出現的情況便是主弱臣強。
南方此時真好碰到了這種情況。
面對外人的求援,趙匡胤決定假道滅虢。
以借路的名義,攻伐其他國家,最后再將這兩個地方一舉拿下。
趙匡胤的計劃進行的十分順利。
當然,南方真正能打的軍隊也不多。
而在這場統一戰爭之中,秦天此前賜與趙匡胤的五名修士大放光彩。
說到帶兵打仗,他們五人能力平平,但刺殺潛伏,他們可是一把好手。
由于有術法的存在,他們甚至可以做到日行千里之后取敵首級,再于當日返還,將首級擺在趙匡胤的桌子上。
有這五人的幫助,敵軍將領幾乎是聽聞趙匡胤的軍隊便立馬聞風喪膽。
誰都不想不明不白的死在自己家中。
前期的戰爭還有些艱難,但到了后期,敵人基本上就是望風而逃。
那些守軍也十分無奈,戰爭還沒開始,自家的守將就先被人噶了,人頭都掛城墻上了,這誰頂得住啊
而正是因為在征伐的過程之中沒遇到什么像樣的抵抗,所以趙匡胤的軍隊在接受城池的時候雖不能做到任何時候都秋毫無犯。
但至少也將對百姓的影響降到了最低。
這給宋國未來的恢復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戰場上的威名傳播出來之后,趙匡胤卻是沒想到竟然還有意外收獲。
試想一下,連在重重大軍保護之中的敵軍守將那修士都能輕松取其項上人頭。
趙匡胤甚至能知道他幾時幾刻何時何地做了什么,事無巨細,甚至連那將領吃了幾口飯,嚼了幾下食物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這天底下難道還有他不能知道的事情
若是他有心對付這些文官,那他們之前做的那些事情不就全都暴露了
這五個修士存在反倒是成了達摩克利斯之劍,懸掛在每個人的頭頂之上。
即便是有僥幸心理,他們也不敢做的太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