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同時兩線作戰,那等待宋國的就只有崩潰這一條道路。
但其實以趙匡胤所面臨的情況來說,無論從哪里開始征伐,結果都是大差不差。
因為以當時的情況來看,趙匡胤所面對的對手的實力都大差不差,而且南方的確是相較于北方更容易攻伐一些。
打下來的好處也更多。
只是趙匡胤完全沒有想到,之后遼國政變,換了一個能干的皇帝上來,他收復燕云十六州的想法便徹底破滅了。
然而此時耶律述律還在位,依舊不思朝政,而宋國一統南方的進度卻是比原本的歷史要快上許多。
之后事情會如何發展變化,還未可知。
遼國內部大臣的擔憂一點也影響不到耶律述律,如果不是國力不允許,他甚至還想主動對宋國發起戰爭。
只可惜此前征戰消耗了太多國力,而他本人不理朝政,國家這么多年來別說積蓄實力了,不倒退都算是謝天謝地了。
雖然情況已經十分艱難了,但這依舊不影響耶律述律飲酒打獵殺人。
遠在開封的趙匡胤對遼國內部正在醞釀的風云不敢興趣。
他需要抓緊時間消化此前的戰爭成果,恢復國力,為下一次的征伐做準備。
南唐雖然表示臣服,但趙匡胤心中一直對李煜懷有警惕,并未徹底放心。
但既然別人投降了,冒然動手也于理不合,所以他打算先將其他地方徹底平定下來之后,再去考慮南唐的問題。
等到趙匡胤騰出手來,想要解決一個區區南唐國主,還不是手到擒來
一主一仆各懷鬼胎,局面竟是詭異的穩定了下來。
趙匡胤騰不出手,可小狐貍卻是有大把的時間可空閑。
不知道出于什么想法,小狐貍竟是主動表示自己可以對付李煜。
趙匡胤對此自然是求之不得。
要說多么信任小狐貍,倒也未必,哪怕她是秦天的人。
即便是秦天的人,也未必和他趙匡胤一條心。
哪個皇帝想要自己手下多出來一批完全不受自己掌控的人
可要說一點都不受到小狐貍的影響,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為小狐貍是率先表示臣服的人,她立下的投名狀,更何況她可以說是目前當今這世界上勢力最強大的修行者了。
想要維持國內的穩定,趙匡胤和小狐貍的關系就一定不能太差。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小狐貍還想要在新生代的修行者之中爭取足夠多的話語權,這就和趙匡胤形成了完全的競爭關系。
因此二人既是親密無間的合作伙伴,同時也是競爭者。
趙匡胤年富力強,卻早早的有所擔憂。
他十分希望自己也能修行,這樣就不必擔心自己去世之后的事情了。
趙匡胤此前曾經數次試探過秦天的口風,但不知道是沒注意還是完全不在乎,秦天一直都沒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趙匡胤這次是再也忍不住了。
“所以你前面鋪墊了這么多,其實就是為了這一個問題是吧”秦天嘴角噙著一絲微笑。
趙匡胤神色有些赧然。
這次來尋秦天,他東拉西扯,談天說地的聊了半天,終于把話題引到了自己想要的方向上。
但秦天早早的就看透了趙匡胤的心思,于是便直接將其點破。
“所以,我到底能否”
事實上,有關修行者和凡人政治之間的關系如何處理,秦天也在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