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聽后眉頭緊鎖起來,從目前掌握的消息來看,流匪顯然是有備之師,如果強攻山寨,恐怕要吃虧,畢竟流匪的裝備和兵力都遠勝己方。更重要的是,楊凌還擔心劉錫會不會趁機混水摸魚,那樣就麻煩大啦。
劉錫作為濟州刺史,手中掌控著近萬名官兵,如果這次他真敢借機渾水摸魚,到時即使將劉錫打垮,恐怕也要傷亡慘重。想到這兒,楊凌忍不住嘆口氣,如今他孤身在外,實在不宜冒險。
楊凌沉思良久后決定暫且觀望,讓探馬嚴密監視流匪的動向,同時命令城內各衙門積極配合行動,爭取盡早肅清附近的盜賊。
接下來幾天,濟州城內雞飛狗跳,百姓驚惶失措,生怕流匪會攻城。不過流匪并未采取任何行動,這讓許多人暗松口氣。
楊凌在城內巡視時,突然看到街道上聚集著大批百姓,好奇之下便擠過去查看。等他走近后才知道,原來是官府組織眾百姓修建防御工事。
濟州府位處濟河西岸,背依群峰,東臨泰山,地勢險峻,易守難攻,這些年來雖然屢遭流寇騷擾,但卻始終屹立不倒。
不過最近幾年流寇勢力擴大,濟州境內出現大規模的叛亂,其中就有大股流匪。
這些流匪占據山嶺,四周又無險可守,因此濟州軍每隔數日便會派人進山剿匪,不過往往是有去無回,因為這些人十分狡猾,經常把沿途的村莊屠戮殆盡,引誘城鎮增援,然后伏擊城外的軍隊,這些人戰斗技巧高超,往往打完就跑,濟州軍根本追之不及。
然后這些人便躲藏在深山老林中,偶爾出來襲擊附近的村鎮,這些村鎮的百姓苦不堪言,往往連續死傷數十人,甚至全族被滅,所以百姓對這伙流匪恨之入骨,官府組織百姓修筑防御工事,百姓們踴躍參與,這種情景也算是在預料之中。
不過楊凌看到修筑工事的民夫中,竟然有幾十名年紀偏小的童男童女時,眼睛頓時瞇成縫,腦海中浮現出某種念頭。
“楊大人,你看怎么樣?”
楊凌回過神來,微笑著道:“劉大人辛苦啊!”
“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楊大人若無它事,就先忙去吧,晚上我設宴款待楊大人。”
“呵呵,晚上我就不去叨擾劉大人休息,改日咱們再喝酒。”
兩人閑談片刻,楊凌便告辭離去。
“大人,這是您要的東西,已經檢驗過沒有問題!”
劉錫見到楊凌回來,急忙將桌上的包裹遞過來。
“嗯,我知道,辛苦你啦!”楊凌拍拍劉錫的肩膀道。
劉錫笑著擺擺手道:“哪里話,楊大人客氣啦。”
兩人寒暄過后,楊凌便打開包袱查看里面的貨物,發現果然都是他要求的東西,當下吩咐人將這些東西送到城樓上,準備布置城墻。
“大人,這個是什么玩意?”
負責運輸的軍丁忽然指著城垛下方問道。
楊凌扭頭望去,只見在城垛下方,豎立著三面旗幟,左側寫著“劉”字旗,右側寫著“韓”字旗,中間則是“王”字旗。楊凌記得這應該是自己之前提議用于鼓舞士氣的旗號,沒想到居然被劉錫利用起來。
“嘿嘿,劉大人這次干得漂亮!”楊凌忍不住贊道。
“哈哈,楊大人過獎,只要楊大人喜歡就好!”
楊凌點點頭道:“這次流匪猖獗,我看城外的流民也需要賑濟,既然劉大人有心替濟南城的父母官分憂解難,那就幫助流民搭建營房,免除他們宿帳,讓他們有個容身之所吧!”
“好嘞,我保證辦得妥妥的!”劉錫拍胸脯保證道。
接著劉錫便召集眾官吏商討籌措賑濟銀兩的事情。
楊凌在城頭上看到濟州城內的糧倉堆滿米面,不禁暗感詫異,他雖然知道劉錫這段時間積攢下不少錢糧,但沒想到劉錫居然存儲的糧食比較充足,按照楊凌估計,濟州城內的糧倉差不多能夠支持五六十萬流民度過冬季。
楊凌正疑惑時,耳邊傳來劉錫的聲音。
“大人,您怎么站在那發呆呢?”
楊凌聞言扭頭望去,只見劉錫正朝這邊招手,旁邊的人也紛紛向楊凌打招呼。
“哦,沒什么,剛才在考慮事情,你繼續!”楊凌含糊地敷衍兩句,轉身返回自己的官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