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凌微笑道:“原來是文珪賢弟啊。今日我奉詔前來,不知文珪賢弟為何攔住去路?”
韓瓚沉聲道:“楊大哥乃朝廷命官,豈能私自出兵,請楊大哥收兵回營吧!”
楊凌臉色瞬間陰沉下來,冷冷地盯著韓瓚,寒聲道:“文珪賢弟,你這話是何意?”
韓瓚坦誠地說道:“楊大哥難道忘記咱倆剛認識時的情景?”
楊凌的表情僵硬片刻,旋即嘆息道:“不錯,我們剛認識的時候確實很投緣,可惜世事無常。我現在是大宋朝的國公爺,不是昔日那個任由你欺辱的窮酸秀才!我不管你們誰想奪權,但你們若敢阻撓我攻打濟州,那就別怪我不念舊情!”
“你!”韓瓚憤怒地瞪著楊凌。
楊凌毫不示弱地看著韓瓚,眼中閃爍著凜冽的殺機。
楊凌不怕與韓瓚撕破臉皮。因為楊凌深知,雙方之間的矛盾已經激化到不可調和的程度。如果韓瓚愿意罷手倒也罷,如果韓瓚執迷不悟,那么楊凌肯定會毫不猶豫地采取雷霆萬鈞的態勢,徹底解決這個隱患。
良久,韓瓚咬牙切齒地說道:“楊大哥,我承認你很厲害,但是你真的以為憑借你區區五千新卒能擊敗我麾下三千精銳?”
楊凌嘲諷道:“你們是精銳,但是我手下也同樣有精銳!我們現在已經聚攏兩萬人,你覺得我們會輸給你們?”
韓瓚臉色變幻不定,楊凌說得不假,他們現在確實不占什么優勢。
楊凌趁熱打鐵道:“你若是肯主動退兵,我可以不追究。你依然是淮揚節制使,仍然可以擁有自己的封邑,甚至可以分潤我的功勞,這樣對你我彼此都有利。”
韓瓚的臉頰劇烈地抖動著,顯然內心非常掙扎,最終還是低聲說道:“好,我答應撤兵,但是你也必須保證不再攻打淮陰!”
“沒問題!”楊凌痛快地答應下來。
韓瓚松口氣道:“那好,我命令大軍撤退。”
韓瓚當即撥轉馬頭率領麾下三千精銳返回淮陰城。
楊凌看著韓瓚離去的背影,嘴角浮起勝利的弧度,扭頭吩咐道:“命令各部繼續前進。”
于是乎,楊凌的五千人繼續朝濟州城挺近。
傍晚,楊凌等人終于到達濟州城外。
濟州城位于濟州府西北面的東陵山腳下,由于這座山形似龍頭,又稱為濟州山,故又有龍門山之稱,因為這里地勢陡峭,易守難攻,成為淮安郡治所。
楊凌看著前方高聳入云的濟州山,暗道:“濟州山,希望你的城防建設得像個烏龜殼,別輕易讓我攻破它。”
……
次日清晨,楊凌率軍抵達濟州城外,他們在濟州城外布置起防御工事。
在楊凌的指揮下,官軍挖掘壕溝,構筑防炮洞;用沙袋堆砌簡易工事;將木料鋪墊在城墻下……
濟州城的守軍看到官軍忙碌的架式,不禁面露疑惑之色。他們還以為官軍是要攻城呢,結果卻沒有絲毫攻城的跡象。(本章完)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