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傍晚,韓忠匆匆帶人趕到縣衙,拜見楊凌。韓忠今年已經四十歲,長相粗豪,濃眉大眼,鼻孔朝天,看起來就象是個赳赳武夫,顯然不是善茬。
“屬下見過大人。”韓忠抱拳躬身參見,目光中露出疑色,因為他沒見過楊凌,更不清楚他的底細。
楊凌笑瞇瞇地問道:“韓指揮使,你是江陰本地人嗎?”
韓忠點頭道:“卑職是江陰人氏。”
“嗯,江北山林茂密,山寨眾多,你怎么就斷定你的山寨就是這伙流竄到這的匪徒所建呢?”
韓忠道:“大人有所不知,這伙匪賊乃河北黃河以北最大的流民,每次攻占縣城,他們總是搶掠之后就逃走,這次又突襲山寨,卑職猜測這伙匪類就躲在附近某座山中。”
楊凌微點頭道:“韓指揮使分析得有幾分道理,本官這次請你過來,就是想請你協助剿滅這伙流竄匪徒,不知你愿不愿意?”
“愿意,大人只需下令,卑職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韓忠毫不猶豫地答道。
楊凌暗贊這貨是條漢子,笑吟吟地問:“那好,本官就直接下令,本官要剿滅山寨所有匪盜,你準備如何行動?”
韓忠道:“回稟大人,卑職已經組織人馬嚴加搜索附近山林,尋找匪盜藏匿的窩點。”
楊凌滿意地頷首道:“那好,既然韓指揮使已經有安排,本官就放心多。”
“卑職這就去安排。”
韓忠說完便匆匆地退出房間,看著韓忠遠去的背影,楊凌的嘴角勾起,露出奸詐的笑容。
“嘿嘿,老子就是要把倭寇逼出來。”楊凌冷哼道。
倭寇之所以能夠在海島上肆虐這么久,靠的就是神出鬼沒、來無蹤去無影,只要倭寇不冒頭,任憑官府和義軍如何搜捕也是無功。
楊凌雖然知道倭寇的巢穴所在,但卻始終拿他們沒辦法,畢竟那些倭寇隱蔽性太高,連續數次出其不意地偷襲山寨,最后都被官府和義軍破壞掉,根本沒什么收獲。
不過現在情況變得不同,倭寇既然選擇在江陰設置據點,說明倭寇在這里的基業并不小。楊凌決定借著這股東風,把倭寇引誘出來殲滅掉。
楊凌想到就做,立即召集眾人商議如何剿匪的問題,最終確定分為三路。
楊凌親率三哨騎兵,分別往東西南三個方向追擊,其中楊凌親帥八百精銳騎兵沿著鄱陽湖邊緣搜索,以防倭寇從鄱陽湖逃脫。其他各部均按照預案行動,主要兵力依舊集結在山寨外圍,隨時準備打援或者堵截,以保證剿滅倭寇的成功。
當夜,楊凌便親率八百精騎,晝伏夜出,循著水聲和鳥鳴聲追蹤,很快便找到倭寇藏匿之處。
夜色下的鄱陽湖波光粼粼,水汽彌漫,月華星稀,在月色的映襯下,鄱陽湖仿佛披上的銀灰色紗衣。
八百精銳悄悄地越過岸邊的樹叢,借著夜色掩護緩慢前進,直到接近目標位置才停下來潛伏。
楊凌取出火折子點燃,將油燈舉高,借著火苗的光亮打量前面的環境。
這片地形比較復雜,山丘、峽谷、溝壑,密布叢生,如果是平原地區肯定會迷路。幸運的是,這里的山勢比較緩坡,所以視野比較開闊,足夠八百精銳搜索偵察敵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