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聚集廳內,楊凌坐正中位置,環視眾人朗聲道:“諸位,昨日本官率麾下三百騎兵與韃靼騎兵大戰,殲敵五百余眾,俘虜近六百人,繳獲火器數十桿。”
楊虎、陳彪等人聞言欣喜異常,特別是陳彪更是眉飛色舞,若是按照這樣的速度擴大戰果,估計要不兩三個月就能將韃靼鐵蹄攆回漠北,甚至打到喀喇沁草原。
楊凌停頓片刻,接著道:“本官初步估算,僅僅這場仗下來,咱們繳獲的火器足夠裝備兩到三千人,所以,今后本官要對韃靼騎兵展開更猛烈的反擊,徹底擊垮韃靼鐵騎!”
陳彪連忙問道:“大人,您準備從哪里調集部隊增援北海鎮,我們左軍愿意擔任先鋒!”
楊凌搖頭道:“暫時用不上你們,這次反擊,本官親率左軍和右軍兩營共四千將士,分成三批輪番攻打韃靼騎兵。每次進攻期限不得超過三天,每天進攻兩撥,三天輪換。”
左軍和右軍各有四千兵馬,合計兩萬四千余人,其中兩營共兩千騎兵,每天輪換三次正好滿足楊凌的需求。
楊虎聞言有些泄氣,本以為能夠立下大功,誰知又是三天的輪換。
楊凌接著道:“本官決定抽調兩營騎兵協防,剩下的步卒分為兩組,每組負責守衛城門和哨塔。左右二營的騎兵分別由陳師爺和劉參謀帶領,陳師爺率左軍,劉參謀率右軍,兩軍輪流駐守北海鎮城墻和兩側的哨塔。”
陳師爺和劉參謀聞言相顧愕然,不過兩人均沒有提出質疑,紛紛站起來躬身領命。
楊凌接著道:“本官決定,從北海鎮調撥三十匹騾馬和兩百石糧食運往河套。這幾天咱們就辛苦些,趕在秋糧收割之前奪取北海鎮。”
陳師爺和劉參謀齊齊應喏,楊凌接著道:“傳令,全軍加餐,犒賞三軍,三日后拔寨啟程!”
楊凌的命令迅速傳達下去,三軍士氣高漲,爭搶飯菜,訓練的熱火朝天。
左軍和右軍都有騎兵,因為騎兵的戰斗力強悍,所以兩營各有三十名騎兵,除去三十名輪換的騎兵,其余兩營皆有八百余人。
楊凌手下的騎兵雖然只有兩千多人,但是卻裝備有重甲輕鎧、弓弩箭矢等各種武器,加上戰術素養極強,單獨面對韃靼人的騎兵還真不懼。
楊凌并不擔心明軍在北海鎮守軍和韃靼騎兵的夾擊下堅持不住,現在最緊迫的就是盡快拿下北海鎮,以避免貽害百姓。
楊凌命令左軍和右軍在北海鎮附近布陣,同時派斥候偵察北海鎮周圍的情況,做好應變的準備。
楊凌的預料不錯,韃靼人在短時間內不會再犯,北海鎮很安全。
時值深秋,北海鎮已經陸續下起雪花,寒冷異常。
楊凌在大帳內踱著步,思索著下午的攻勢策略。
按照昨晚制定的戰術,今天下午由左軍和右軍兩支騎兵先后攻打北海鎮。
這樣能夠節約攻城器械,減少傷亡。
不過這兩支騎兵的任務主要還是佯攻,誘使北海鎮守軍分兵救援或者出城野戰。
在楊凌看來,韃靼人肯定會分兵馳援北海鎮,如果自己的猜測不錯,那么北海鎮守軍必然會在兩支騎兵攻城后分兵增援,如果韃靼人選擇分兵的話,那就是自投羅網,自尋死路。
楊凌認為自己判斷無誤,于是決定趁機出兵攻占北海鎮。
“報——”
就在楊凌盤算該怎么進攻北海鎮的時候,傳令兵急匆匆地走進大帳稟告道:“大帥,張指揮派人來催促大軍快速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