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輔聞言不僅啞然失笑,楊凌雖然是大帥最疼愛的兒子,但是卻并不受寵,反倒是自己的孫女張柔更招大帥喜歡,甚至比張永還受寵。
“凌兒啊,不瞞你說,這次你的計劃雖然很妙,不過卻有些冒險。畢竟你們現在人數太少,貿然攻打韃靼人大營,很可能全軍覆沒。”
張輔說到這里停頓片刻,接著說道:“這樣,這次偷襲韃靼人大營的行動就到此為止,咱們再尋覓合適的機會對韃靼人進行伏擊。你回去安撫好手下弟兄,告訴他們,咱們暫且不與韃靼人拼命,免得傷亡慘重。”
“是!”
雖然楊凌有點小郁悶,不過也沒有辦法,現在局面不利于自己,貿然攻擊韃靼人大營純粹是送死,所以他只好答應下來,先解決眼下的難題再說。
“伯父,孩兒剛收到密報,說是韃靼汗阿巴泰在察木布臺吉的勸說下已經同意與我軍和談,但是條件是我軍需要釋放俘虜,并賠償他們兩千匹戰馬。”
張輔聞言冷哼道:“和談?想得美!”
楊凌疑惑地說道:“伯父,韃靼人這是想做什么?難道真的想和我們談判?”
張輔搖頭道:“恐怕不是這么簡單,韃靼人的野心勃勃我們又不是不清楚,如果是談判那就不叫和談,叫投降。”
“可是這么大的代價,他們值得嗎?”
張輔嘆息道:“或許吧,韃靼人現在已經是山窮水盡,如果能夠借助和談的機會化干戈為玉帛,或許就是唯今最明智的選擇吧。”
“既然韃靼人提出談判,那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張輔皺眉沉吟片刻后道:“我覺得不妨先拖延,然后再伺機采取措施。”
.
當楊凌回到指揮部后,立即吩咐道:“來人呀,傳本官命令,命令三團、四團各部嚴陣以待,隨時待命!”
“是!”
很快楊凌便接管軍權,三團、四團的士兵迅速調整防御陣型,并抽調部分老弱婦孺協助防守。
除掉楊凌所率領的飛熊衛和兩千流民,錦州城共有五千人左右,分為三個方陣組成,每個方陣有四百名士兵和八百名老弱,剩余的八百多人全副武裝作為預備隊。
楊凌的命令下達后,各團的營官紛紛出列領命。
楊凌看著眾人說道:“這是本官的初步構想,如果你們認為沒有問題就照辦吧!”
說完楊凌把制定的作戰計劃拿出來,遞給周淮安說道:“老師,您來瞧瞧這個計劃!”
周淮安接過紙張,低頭仔細閱讀楊凌的計劃。
這份計劃是楊凌根據戰場形勢制訂的作戰計劃,由于考慮到流民的問題,楊凌把流民編組成三個梯隊,每個梯隊兩百人。
其中兩百人負責警戒和偵查,主要的工作是保護流民的財產安全;兩百人負責掩護后方的物資運輸,負責將糧食等軍用品運往榆林城;最后的兩百人則擔任殿后的主力,負責阻擊敵人的援兵,同時也是為前面的部隊爭取撤退的時間。
楊凌的這個作戰計劃看似不合理,但是在實際執行中卻能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這種分組作戰可以避免各部之間的混亂,使得部隊能夠更有序地配合作戰,從側翼迂回包抄敵軍的后路。
第二,楊凌的計劃能極大地增強部隊的作戰能力,可以充分體現出戰術靈活多變。
最后這個部隊留下來抵擋敵人,對部隊的磨煉作用非常大,能夠鍛煉士兵的臨陣應變能力,提高部隊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
總結下來,楊凌的戰略思維是非常敏捷的,很快就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作戰計劃。
楊凌見周淮安正在低頭觀看自己的戰術,于是繼續匯報道:“除掉預備隊,我們的總兵力還剩六千五百人。不過由于流民人員太多,所以部隊的戰斗力很容易下滑,因為這支部隊缺乏長期作戰的經驗。因為流民太多,如果要分兵保護的話,就不能集中優勢兵力攻打某個目標,這樣會讓部隊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甚至會導致全盤皆輸。”
楊凌說到這里苦澀地笑道:“所以這次的突襲行動不宜采取大規模的攻擊行動,以免導致流民損失太大,因為那樣的話,部隊的戰斗力肯定會大幅度下降。”
周淮安聽完后緩緩頷首,楊凌的這個方案確實有點瑕疵,但是瑕不掩瑜,這個方案已經是目前楊凌能夠做出的最佳選擇。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