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亦欣,你剛才不是大言不慚的說我需要去寺廟長住嗎,還說我八字弱,現在正好有大師登門,讓大師看看我的八字。順便將你這滿嘴胡言亂語的女人從范家趕出去。”
范茹茹聲音很大。
范延壽擰眉喝道“貴客臨門,你這孩子吵吵嚷嚷,成何體統。”
“祖父,是蘇亦欣她挑事在先,咒孫女八字弱,要去寺廟長住,這不是詛咒孫女是什么。”
明道大師適時打了個佛偈“小施主,那位小友說的是實話,觀你面相,在近日卻有大難臨頭之災。”
范延壽面色一變。
小輩可能不知道明道大師。
當年他還在朝廷任職的時候,對明道大師的名號,可謂是如雷貫耳。
即便是后來辭官,帶著范氏一家藏身于孟縣,對明道大師的事跡,還是知道的不少。
明道大師之前的佛號并不是明道,而是明悟。
在明道元年,也就是公元一零三二年,太后病重,一度到了起不來身的地步。
是當時的明悟大師,在宮中給太后做了一場法事。
第二天,太后劉娥就覺得身體好了許多,之后逐漸康復,明悟大師囑咐太后劉娥不要太過操勞,可延長壽數。
但太后對權利看的極重,身體好了之后,又想把持朝政。
還給明悟賜名明道,以國號贈之,可見對明道大師的信任和滿意。
估計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拉攏。
想將明道大師留在宮中,為她延壽。
可明道大師直言此法只能施展一次,再施展一次便不管用。
太后沒有多想,依舊日夜操勞,不過一年身體又出現嚴重的問題,再次想要招明道大師進宮,不過那時明道大師剛好云游,直到太后崩逝,才返回弘福寺。
他有這般能力,看個面相,那不是輕而易舉。
也正是這般,才讓范延壽心驚,這個孫女恐怕真的命有劫難。
范茹茹還是個半大的孩子。
聽到蘇亦欣咒她短命也就算了,現在大師也說她短命,就真的被嚇到了。
不知所措的看著自己的母親吳氏。
“娘,剛才大師說的女兒有災禍,可怎么辦啊”
吳氏重男輕女不假。
但范茹茹是她第一個孩子,肯定也是在意的。
拉著范茹茹的手,朝明道大師走了兩步,一臉懇切道“大師,小女的災禍,您可否做法替她化解,范氏一定重謝。”
“阿彌陀佛,世間之事,都講究因果,她的災禍老衲解不了。”
這下范茹茹是真的被嚇哭了。
“娘,娘我不要死,我活的好好的,怎么就禍事臨頭了,我要是有禍事,那我們范氏不都有禍事了”
說范茹茹童言無忌吧,她又將整個范氏都帶進去了。
哎
范茹茹的腦子,也就那樣了
有句話怎么說來著,又菜又愛挑事。
“大師,就真的沒法子嗎”
“有,為她化解災禍的貴人就在這里。”
范茹茹的哭聲戛然而止。
怔楞的看著明道大師,隨即打了一個哭嗝,道“大,大師,這里這么多貴人,我怎么找的到。”
“那貴人,就在你面前。”
明道笑意不減的看著蘇亦欣。
范茹茹順著明道大師的目光,就看到蘇亦欣那張明媚嬌俏的臉。
她妒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