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神木隱藏在白璽口中,六丁神火鼎也在。
無窮無盡的藍色火劫被扶桑神木吸收,它在白璽口中盡情地舒展著枝葉,不斷拔高長大,竟隱隱有成脫離幼苗的跡象。
大部分的火劫之力都被扶桑神木給吸收了,殘留的星星點點則被六丁神火鼎中的青蛟木中火和藍蛟水中火所吸收。
青蛟和藍蛟雖是靈火,卻也不敢正面和火劫抗衡,火劫可是連火都能一起燒掉的存在。
好在大頭的火劫被扶桑神木吸收,殘留的那一點點正好足夠讓它們滋補。
隨著吸收火劫之力不斷增多,兩條火蛟的外貌越發栩栩如生,片片蛟鱗清晰可見,頭上的獨角也愈發猙獰。
除了兩條火蛟,白璽也在利用扶桑神木吸收殘余下來的火劫之力繼續鍛煉體魄。
等到藍色火劫消失,白璽身上雖然焦黑一片,但雙眼卻愈發有神。
而兩條原本只有前爪的火蛟此時竟又長出了兩條后爪,距離龍形越來越近了。
第七重藍色火劫結束后,緊接著到來的就是紫色的第八重火劫。
第八重紫色火劫依舊奈何不得神樹扶桑,紛紛化作神樹的養料,等到紫色火劫結束,神樹徹底渡過幼苗期,進入了成長期。
成長期的扶桑神木和幼苗期大不相同,黑褐色的枝干上衍生出一條又一條的枝丫,已經頗有些枝繁葉茂的氣象。
枝丫上面點綴著片片閃耀著金邊的紅色樹葉,宛若琉璃鑄成一般,非常美麗。
紫色火劫消失時,白蛇晃了晃她龐大的軀體,讓人驚訝的是,她被火劫灼燒成黑炭的鱗片竟一層層脫落,露出了里面長出的新鱗。
經過雷劫和火劫淬煉后而誕生的新鱗片看上去更加神異,仿佛有星星點點的光芒在閃爍,但你仔細再看時,卻又沒有。
鱗片著鐫刻著一圈圈復雜而又細膩的紋路,先天境以下武者看過去時,竟覺得頭暈眼花,無法直視。
那仿佛不是什么紋路,而是某種道韻。
“昂”
白蛇仰天嘶鳴,聲音里滿是暢快,而那些希望妖帝渡劫失敗的人卻滿臉的凝重。
終于,第九重也是最后一重火劫來臨了,漆黑的火焰憑空出現。
那一瞬間,白蛇周圍的空間都開始扭曲,她依舊張開嘴,借助扶桑神木的力量削弱火劫之力。
剛開始火劫確確實實都被扶桑神木吸收,不過這次即便有殘留的力量,青蛟和藍蛟也不敢再吸收,它們縮在鼎腹中瑟瑟發抖,不敢冒一點頭,生怕被那漆黑火焰消弭于天地。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扶桑神木的吸收效率開始變慢。
不,準確來說,是最后一道火劫在增強
按理說渡過幼年期的扶桑神木,對火劫的吸收能力應該變得更強,但顯然火劫增強的幅度已經超越了扶桑神木。
眼看著扶桑神木已經到了極限,白璽自己對于火劫之力的承受能力也到了極限,若是再繼續下去,她恐怕就要被燒成飛灰。
就在白璽打算動用底牌時,六丁神火鼎卻突然發威了,這讓她很是意外。
只見鼎腹的四顆狻猊頭顱像是突然間活了過來,紛紛張開嘴巴一陣猛吸,四道黑色火柱化作火焰洪流被它們所吞噬,分擔了白璽和扶桑神木的壓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黑色火劫漸漸消失,白璽有驚無險地渡過了這最后一道火劫,而六丁玄火鼎的鼎腹之中卻多了一簇小小的漆黑火苗。
別看那火苗很小,但卻散發著恐怖的氣息,青蛟和藍蛟縮在角落里,根本不敢靠近一點點。
在六丁玄火鼎的凝練下,那漆黑火苗散發著比火劫還要恐怖的氣息。
也正是因為多了這一簇小火苗,六丁玄火鼎上的狻猊頭顱表情變得極其靈動,那齜牙咧嘴的模樣,仿佛要活過來似的。
六丁玄火鼎是人造的異寶,器成之時遭遇天譴,還是鑄造它的煉器師獻祭己身,這才平息了天譴,但六丁玄火鼎也因此被封印,被天所封印。
彼此借助火劫,它竟然解開了幾分封印
將來長月和白衣也要渡劫,不知道能否借助她倆的火劫讓這件寶物完全解開封印呢
終于結束了嗎
望著空中肆意舒展著身體的白蛇,感受著她越發強大的氣息,心懷不軌者一時間竟不知道該不該動手。
此時墨連海和澹臺茛的戰斗已經步入白熱化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