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開始之后,楊侍郎果然又拿出了江南資助北方糧草的事,一時間吵得沸沸揚揚。
而如今朝會的龍椅,卻是一番詭異景象。
面坐著的是一個年紀的才一歲大的皇子,而在皇子身后,則是幕簾之下,一個窈窕的身影
垂簾聽政,這在歷史都是亂國之相,可如今卻是沒有辦法
皇帝病重,太子在長公主手里生死未知,朝廷自然需要一個象征來監國,而陛下的那些成年子女,大多殘廢,如若監國,有辱國體,最終只能是年紀幼小的新生皇子坐位。
而孩童不懂事,只能是后宮那一位監國。
但是詭異的是,監國的卻不是皇子的生母,而是當朝國后
這就很有意思了,誰都知道,國后早就已經死了,尸體都已經葬皇陵了。
可如今對于那位置的國后,整個朝堂,竟無一人覺得有問題
“侍郎大人這消息可靠嗎”問話的是一個身著三品武將服的將軍,是周國公的嫡子,在周國公率軍北伐后,年輕的子弟們不得不代父來朝。
“江南遭此大禍,定是耽擱了春耕,如今陳卿那邊的糧食能供應養活江南的子民就已經是好手段了,他還能有糧資敵北方”那少將軍好笑的看著楊侍郎“侍郎大人不知軍事不要亂說,北方土地貧瘠,年前朝堂聯絡了盟國征討,北方亂軍兩面受敵,被奪了最大的糧城,如今的缺糧程度絕不是江南能給得了的”
“就是”旁邊另外一個將軍也甕聲甕氣道“有時間栽贓江南,不如多花點時間好好查一查,到底是誰在給北方供糧”
其他武將聞言都在點頭,顯然很認同剛才發言的那年輕將軍的話。
北方叛亂之后,原本聲勢浩大,朝堂缺兵,幾乎瞬間就丟掉了整個北境,也是在大半年前,陛下諭旨,國后大人出面,派遣了特使訪問了四大古慌之國,請求他們幫忙圍剿叛軍。
這種引虎驅狼之計本來極受反對,卻沒想到有了很好的效果。
古慌之國聯合起來,沒能打得下北境,但卻因為突然偷襲,打亂了魏國公的布置,讓最大的屯糧城被襲擊,后方大量春耕良田更是被古慌之國提前收割踩踏,導致現在北境極度缺糧,差點被一波反攻到了絕境。
但就在半年前,局勢又開始不一樣了。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北方有了一條糧道,不僅大大緩解了軍隊的缺糧,還緩解了民眾饑荒,讓原本動蕩的幽云十城都穩定了下來,兩方戰場再次陷入僵局。
“我比較懷疑是古慌之國給的糧。”其中一個將軍開口道“定是那魏國公許諾了更多東西給那古慌之國,導致對方愿意救濟糧食,只有這樣才解釋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