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做完了這一切,村長依舊沒有回過神來,他哆哆嗦嗦的扶著樹站著,好像一松手就會再度跌落在地上似的。
“行了,沒什么好怕的,抓緊按照我說的準備,天一亮就開始撈尸。”
聞聽趙啟所言,站在身旁的陳雪有些不解
“趙局,直接叫打撈局的人過來不就行了,還用得著這么麻煩”
“不行”
趙啟搖了搖頭。
“從那份風水地圖上來看,這條河穿行龍脈而過,形成斬龍之勢,在風水上自成困局。
換句話說,這條河就是整個困龍局的核心之地。
尋常的打撈手段不可能找得到尸體,否則先前那個女人溺亡也不會不了了之。
眼下只能用撈尸古法,尋香定尸”
片刻之后回過神來的村長也終于意識到了此事不同尋常,天還不亮,他就叫來了很多村民在村委會開會。
在得知從河里打撈上來的人,實際上是三個月前溺亡的寡婦時,所有人都感到有些難以置信。
但在村長的催促下,他們還是扛著斧頭上了山。
這一代并不生長竹子,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砍伐一些木頭制成木筏。
所謂人多力量大,天才剛亮,一個木筏便已經被村民們制成合理的拖到了河邊。
這時候很多村民都聽到了風聲,紛紛好奇的跑過來,想要看看熱鬧。
但特工們很快便形成了一道防線,將村民們攔在外面,如此一來,他們只能遠遠的看著站在河邊的趙啟幾人。
“你們就在岸邊等我,我會把李達的尸體帶回來”
趙啟一邊說著話,一邊朝著木筏走去。
由于這木筏只能容納一個人,因此陳雪雖然有些擔心,但也只能按照趙啟所說的辦。
伴隨著初陽,趙啟點燃了一打黃紙,隨后拿著這黃紙,朝著四方拜了拜。
這是撈尸人撈尸前的祭天儀式,這一行講究頗多。
古代并沒有什么打撈局,也沒有先進的科技,溺死之人的苦主,就只能尋求撈尸人的幫助。
撈尸人就會乘著小小的竹筏,在波濤洶涌的江河之中,用特有的方式找尋尸體,并將其帶回給苦主。
每一次都是九死一生,因此也形成了幾條行業內的禁忌。
最知名的就是撈尸人有三不撈直立在水中的尸體不撈;下暴雨時不撈以及打撈三次都失敗的尸體不撈。
這個行當世世代代都遵循著行業內的規矩,因為稍有初犯就可能是生命之危。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頂替了很多勞動力,撈尸人這一行也已經銷聲匿跡了,直到今天,在趙啟的手中將再現撈尸古法。
會議室內,一些曾經做過對于撈尸人這一行當學術研究的專家教授,情緒激動了起來。
一位專家指著屏幕中的趙啟,語氣急促的說道
“這應該是撈尸人撈尸前要做的祭天儀式,據說是要祭拜四方,方能得天助。
一艘木筏一竹竿,穿行汪洋過千帆,是對于那個年代撈尸人的最佳寫照。
但這種古法我也只是看過文字記載,沒想到還能看到有人踐行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