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綢在水上漂著,指向的位置就是尸體所在的方向。
果然,在淡淡的白霧散去之后,趙啟看到了水面漂浮著的頭發。
方才他也從這里經過,但明明什么都沒有。
在這困局之中,諸事皆藏,更別說陰氣極重的尸體了。若非是用撈尸古法來定尸,恐怕再找幾個時辰也很難有什么收獲。
在看到了漂浮著的頭發之后,趙啟便拿起了旁邊放著的魚線,將魚線打了個結,朝著尸體的位置一拋,同時手腕一抖。
剛感受到魚線上傳來的重量時,趙啟開始緩緩地回收魚線。
果然,一具已經泡腫的尸體,被一點點的拖拽了出來。
“這”
“啊還真有”
村民們在遠處看著趙啟真的從水里拽出了一具尸體,都驚訝不已。
他們之前可是在這河面上打撈了許久,誰也沒有想到這居然真的還藏著一具他們一直不曾發覺的尸身。
嘩啦啦
趙啟將這具尸體拖拽上竹筏之后,便立刻用紅布蓋上了臉。
也就在此時,原本陰沉沉的天空竟然逐漸變得晴朗,大有撥云見日的跡象。
而趙啟的很多行為都讓一眾專家教授們為之不解,他們不明白為何要將系著紅綢的竹竿拋入水中,便突然間就找到了尸體,以及為什么尸體臉上還得專門蓋上一塊紅布。
但在親眼目睹了趙啟這一路走來的所作所為之后,教授們都很清楚。
趙啟絕不會做無用之事,他遵循的似乎是某種就連他們也不曾知曉的古理。
隨著木筏緩緩地靠岸,一直等待在岸邊的特工們紛紛走上前來,幫助趙啟將李達的尸體從木筏上搬了下來。
“小心點,臉上的紅布不能掉,否則容易形成尸煞。”
趙啟一邊囑咐著,一邊催促村長,讓村民將提前準備好的棺材搬了過來,將這具尸體直接放到棺材里。
“這才是李達的尸體,去把李必康找來,必須得有血脈之親才能送走亡魂。
各位村民也搭把手,就按照你們村子里傳統的白事習俗,風風光光的把這李達下葬,發生的這些事情也就基本了結了。”
很快,李必康便被村民們帶了過來,今日的他明顯不再是先前的瘋癲之相,渾濁雙眼中也難得閃過幾分清明。
嗩吶聲響,不是拜堂,就是升天。
李必康穿著一襲喪服,抱著李達的黑白遺像,走在隊伍的最前面。
自發前來幫忙的村民們抬著棺材,由村長喊著喪號,一步步的繞著村口外的河邊前行。
喪號之余,村民們也在有規律的齊齊呼喊著李達的名字。
這也是村子里的習俗,人死在哪里就要在哪里進行喚魂,給死去之人指明方向,入土為安。
剩余的村民,則是紛紛提前去清掃送殯隊伍的必經之路。
在這條路上要用黃土墊道,凈水潑街,同時還要避免有雞狗之生物的出現。
若是遇到了雞,那就是鳳凰攔路,意為沖煞。
若是遇到的狗,便以為來到了惡狗關,亡魂易隨犬吠而入陰曹。
這些事情無從考究,但卻是這個村子里代代遵守的習俗。
趙啟帶著陳雪和張靈淵一直跟在隊伍的最后面,三人都很尊重這個村子里的習俗,在送殯的這一路上都沒有開口說話。
隨著送殯的隊伍走入到樹林之中,距離下葬的后山已經不算太遠了。
趙啟看著送葬隊伍的背影,仍舊在思索著在來到這個村子之后,所發生的一切。
如今李達的尸體已經找到,溺死之人可以入土為安,也算是了卻了一樁因果。
可趙啟不理解的是,李達口中所說那個奇怪的老者究竟是怎么回事
顯然李達是在那老者的幫助下才能頭七回魂,可自始至終,趙啟也沒有找到,這背后潛藏著的關聯性。
那老者究竟是什么來頭,為什么要介入李達這件事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