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教授,如今封神儀式完成,但龍王祭的儀式才剛剛開始。
請眾教授各歸其位,我親自迎神位入塔,盡收百里香火,為霧山郡民眾,解決著天災大旱。”
“明白”
眾教授回過神來,紛紛一口答應,緊接著便按照之前彩排好的那樣,分化成了八支小隊,位列神臺兩旁。
隨著李泰教授手中的鼓錘落下,沉悶的鼓聲傳來,教授們紛紛踩著先前趙啟一一教授的天罡步,晃著寬大的袖子,手中紛紛拿著三柱清香。
三柱清香在左右上下四個方位有規律的移動,這便是敬天的姿態。
趙啟親自在空白神位上刻下了江龍王渭水尊神的正號,隨后將其托在手中,一步一步帶領著一眾教授沿著山路徑直向上,朝著那去七層八角玲瓏塔走去。
說來也怪,一眾人每往上走一步,原本晴朗的天空就會陰沉幾分。
越往上走,山風越發呼嘯,那股燥熱的感覺也在逐漸消失。
趙啟看向天空,便見虛空中有千萬縷金光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紛紛進入他手中的神位內。
他很清楚,這些金光便是香火和信仰的具象,盡管絕大部分民眾參與游行祭祀僅僅只是為了好玩。
但幾十萬人參與其中所匯聚成的香火之力,自然也是難以想象的。
此刻那河神的身軀還有些透明,但只要這神位歸回正位,河神便能夠開始接受這些香火的供奉。
終于,在片刻之后,趙啟帶著一眾教授來到了南山山巔,七層八角玲瓏塔的塔身前。
隨著一種教授將各自手中拿著的三炷香插在眼前的地上,他們一直以來維持著的特殊隊形,此刻通過這些香得以清晰的體現。
走在最前面的教授,形成的隊形乃是青龍局。
正后方是玄武局,左邊朱雀,右邊白虎。
四象局在玲瓏塔前隨著清香落地,顯現而成。
一眾教授做完這一切后,紛紛退到稍遠的位置。
趙啟獨自進入了玲瓏塔中,將河神神位,放在了塔內供桌之上。
在將神位請入塔中之后,趙啟便朝著李泰點了點頭。
李泰迅速走到了一邊,打了幾個電話。
所有的車輛紛紛停在了道路兩旁,參加儀式的人們則是走在馬路中央,浩浩蕩蕩大朝著終點走去。
伴隨著時快時慢的樂器聲響,穿著龍王袍的民眾,靠著這段時間民宿管理局宣傳的相關知識,揮舞著大袖,踏著建議的迎神步伐。
隊伍里,還不乏一些戲曲行業的專業人士,踩著高蹺,畫著臉譜,伴著醉關公,為游行隊伍開路。
高蹺之上,醉態百生,細細的高蹺踩在人群之中,醉關公從人們頭頂略過時,總會引來一陣陣贊嘆。
所有人都帶著樣式不一的鬼王面具,同時還要配合著身體晃動面部,看起來鬼王栩栩如生,好像百鬼夜行一般。
走在最前面的教授托著香爐,而他的身后則是幾個人抬著的河神畫像。
這畫像原本是放在民俗管理局作為資料展示的,由于事發緊急,在來不及制作神像的情況下,便只能以此來替代。
游行的路程雖遠,但市民們卻都樂在其中,這數萬人共同參與的大型活動,放眼任何一個城市都不可能做到。
只是這高溫難奈,一路走來,幾乎所有人都是大汗淋漓,紛紛在抵達終點之后,迫不及待的摘下了面具,大口的喘息著。
就在此時,一直在前面帶路的教授,拿起擴音器站在了高處,看著民眾們說道
“諸位,龍王祭游行活動到這里雖然結束了,但諸位如果感興趣的話,可以隨我一同前往南山。
南山山頂處,新修建的玲瓏塔已經建成,供奉著河神神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