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并不出在尸體本身,而是出在那些已經死亡的鬼魂身上。
我們能看到的表象是尸體自主從這里離開,但并不能確定,控制尸體的究竟是原來本該離開的魂魄,還是有其他的鬼借尸還魂”
接連從趙啟的口中聽到這么多玄之又玄的詞匯,李悵然張了張嘴,可一時之間又不知道說些什么。
一旁的馮琪琪看向趙啟的眼神,更多了幾分好奇,甚至在這么一個驚悚的環境里,竟然還表現出了幾分興致。
“人死后有靈魂”
馮琪琪冷不丁的開口詢問,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當然,人類的身體不過是靈魂的載體,離了三魂七魄,這肉身就會隨著時間腐化。”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些被我殺掉的人,為何沒有找我來報仇”
提起殺人的事情,馮琪琪就像是在談論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似的。
不過這問題提出的也很關鍵,直接正面質疑到了趙啟方才所說的理論。
“在回答你這個問題之前,你應該先好好跟教授們上上基礎課程,否則即使我說了,你也不會理解。”
趙啟看向馮琪琪,“好在現在就有一個機會,讓你親眼見一見,鬼為何物”
這番話,別說是在場的隊員們了,就連提邢司的幾位組長也面面相覷。
幾人從剛才到現在所談論的話題,始終讓孫淼等人困惑不已。
現在居然又扯到了見鬼,這欽天監到底是個什么部門,為什么這么古怪
就在此時,張振山氣喘吁吁的跑了回來,他的手里也多了一個黑色的塑料袋。
“監使,您需要的東西我都準備好了,全都在這袋子里。”
“辛苦了”
趙啟從張振山的手中接過這黑色的帶子,隨后便示意幾名隊員,將停尸間正中心的位置空了出來。
在幾人疑惑的注視下,趙啟從黑色的袋子里,率先拿出來了一個吃飯用的瓷碗。
隨后又拿出了一小包白米,倒了滿滿一大碗。
趙啟小心地將這一碗白米放在了地上,隨后拿起三炷香,點燃后插在了白米正中間。
就在幾人越看越疑惑的時候,趙啟又從袋子里拿出來了幾張棉紙,隨意幾下竟然就疊成了小巧的紙燈。
燈芯沾著香油,固定在紙燈內,被趙啟一字排開,直到大門外。
一邊做著準備,趙啟一邊向隊員們教導自己現在所做之事的意義
“這叫倒頭飯,三炷香燃盡以后拌著香灰吃上一口,能隨著引魂燈前往鬼路。
現在調查陷入瓶頸,所以只能另辟蹊徑,去鬼路上找找線索。”
倒頭飯,是從唐宋以后開始興起。
人在剛死之時,家人會把亡者移到門板上,并用黃表紙覆蓋臉面與枕墊頭下,這在民間被稱之為蓋門簾。
隨后在死人的頭前盛碗半生半熟的米飯,插上三炷香,便是給亡人最后一頓陽間飯。
吃過飯之后,亡魂隨著引魂燈前往鬼路,就此與這陽世間再無瓜葛。
這也是人們不允許將筷子插在飯中的原因,就是因為與倒頭飯極為相似。
而倒頭飯又被稱之為鬼吃的飯,民間為避開這個不吉,才有了這種規矩。
但現在趙啟的條件有限,沒有半生不熟的米飯,索性就以生米代替。
做完了這一切之后,趙啟從袋子里拿出了最后兩樣物品。
一面鏡子,和一個鈴鐺。
看起來非常普通,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
趙啟把鏡子立在了停時間正西面的方位,讓鏡子能夠正對著所有的隊員們。
“鬼路的情況復雜,我不能把你們都帶去,因為一旦在鬼路出了問題,想回來可就難了。”
一邊說著,趙啟一邊在鏡子面前點燃了兩根蠟燭
“鏡子本就是通陰之物,我會讓你們通過鏡子,看到我在鬼路中的所見所聞。”
言罷,趙啟側頭看下了不遠處的馮琪琪,玩味的說道
“你不是說,暫時是我的人嗎既如此,生死與共,你就跟我走一趟鬼門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