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并不需要費力的去游動,而是在趙啟的控制下,這一道金光屏障會自主的帶著他們,迅速的朝著海底墜落,速度之快遠遠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為了確保三人的安全,他們的身上分別佩戴有兵部的信號探測器,這是為了防止最壞的情況發生,也能方便兵部嚴陣以待的隊伍進行搜救。
但現在,看著信號以極快的速度朝著海底潛去,吳文祺錯愕的看了旁邊的府尹一眼
“這怎么可能,他們潛入的速度甚至比蛟龍號快了幾倍不止,并且這個數值還在不斷上升。”
要知道蛟龍號潛到海底七千米的位置,都花費了幾個小時。
可照現在趙啟等人的下潛速度,只需要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便能抵達蛟龍號所在的位置。
從剛才開始事態的發展就已經超出了眾人的認知之外。
這也是他們第一次在腦海中萌生了一種念頭。
這世上,真的存在常人難以理解的力量
與此同時,正跟隨著趙啟不斷朝海底逼近的張道義和劉天一,滿臉驚訝地看著四周。
在金光的覆蓋范圍之內,他們能夠看到漆黑的海下,不過視野范圍有限。
這種獨特的視角和新奇的體驗,讓二人臉上的表情也變得越發精彩。
隨著下潛的深度,四周的魚群生物也越來越少,原本人類的極限,竟然在頃刻間就被突破了。
如果這件事情能夠公開,那么張道義和劉天一的這次體驗一定會打破現有的世界紀錄,并且也會徹底革新全世界的科學發展。
科學發展了百年之久,仍舊無法輕而易舉的去洞察海底的秘密。
可這封神榜的力量卻能讓他們在沒有任何專業設備的幫助下,在海底行動自如。
僅僅只是想想,就知道這期間存在著多大的差距。
也難怪趙啟十年計劃里,并沒有將全面公開安排在計劃的開端。
因為不論是這個世界的學術還是民眾,都沒有做好準備。
盡管現在科學界已經開始有了科學的盡頭是玄學的說法,但絕大部分情況下這種說法都只是笑談。
這也讓二人好像瞬間理解了為何延續了幾千年的玄學,最終沒能成為主流的學科,反而是近百年間出現的科學后來居上。
因為當有兩種文化彼此造成沖擊的時候,比起宏觀到常人思維根本無法理解的玄學,還是辯證為主的科學更適合存在。
文化的流傳,總是有人在進行控制。
也只有在這種控制下,文化才能成為讓一個國家壯大的基礎。
當年的秦始皇,近代的大炎開國者,皆是如此。
在這種莫大的震撼中,二人跟隨著趙啟極速的朝著海底靠近。
一個小時的時間,對于他們而言,就好像是彈指一揮間。
當看到蛟龍號的身影時,二人方才意識到他們就這么輕而易舉的來到了人類本不可能踏足的境地。
在這個深度已經看不到任何生物的身影了。
但至于是根本不存在,還是這里的生物有更好的藏匿之法就另當別論。
看著被金光籠罩的三人,蛟龍號內的三位勘探員紛紛嚇了一跳。
他們臉上的表情就已經表明了他們的內心。
這三人是怎么能來到海底的
勘探員還反復看了幾次,屏幕上顯示的當前深度。
這三人明明沒有穿戴任何科技裝備,按理說根本走不到,這就會被壓力碾碎。
能夠讓三人來到這里的,顯然是這道金光,以及金光內始終在三人頭頂上方的那本奇怪的古卷。
“探測到什么一樣的信號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