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向月球基地運送設備和物資的方式是發射載物飛船,但這個過程耗時耗力,需要一個龐大的周期。
并且所能承載的物資數量是有限的,畢竟載物飛船最開始發明的初衷也只是用于太空勘探,不足以支撐如此大型的建造。”
周慶年的話直接指出了問題所在。
這個問題的確非常棘手,且不容易解決。
但對于在場諸位來說,這并不是一個無法克服的難題。
“如果我們在原有載物飛船的基礎上,提升載物飛船的容量,是否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一位專家率先開口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但很快便遭到了另一位專家的否定
“這幾乎無法實現,因為需要太長的時間,會嚴重耽擱人造天庭的進程。”
“那如果我們能夠提升載物飛船的速度呢,減少運輸貨物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意味著在某種層面減少了所要花費的時間嗎。”
另一位專家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這個方案倒是得到了其中不少人的贊同。
但作為總負責人的周慶年卻是在思索了片刻之后,皺著眉頭看向眾人,語氣凝重的說道
“你們說的這些方案我都有考慮過,但要真正實現起來,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這些年來,我們航天局一直在不斷核心航天技術,不論是載人飛船還是載物飛船,都已經達到了一個瓶頸,短時間內很難再有什么實質性的突破。
這是技術層面的掣肘,并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解決的。
所以如果要解決問題,還得另尋他法。”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專家們一時之間紛紛沉默不語。
“叮鈴鈴”
就在此時,溫濤的電話鈴聲響起,打破了一眾專家們的沉思。
溫濤看了一眼手機,隨后有些歉意的向周慶年等人點了點頭,方才接通了電話。
打來電話的正是駐守在欽天監內的院士
“司長,隕石危機對于月球基地所造成的影響,我們這邊已經整理完畢了。”
“行,發過來吧”
匆匆的掛斷了電話,溫濤再度表明了歉意。
但他剛才說的這番話,倒是讓周慶年感到有些疑惑
“溫司長,是要接收文件嗎是否需要我找人給你送一臺電腦來”
“那倒不用”
溫濤一邊說著話,一邊從兜里拿出來了四個圓滾滾尺度大小不明材質的圓球。
在這四個圓球展示出來的那一刻,大屏幕竟然都開始出現了些許花紋和顫抖,明顯是這圓球上的能量影響到了儀器。
“我們煉寶司有專門的方式接收文件,說實話,我對于科技儀器這些設備并不是完全信任的。
只要是在網絡上流通的東西就會面臨泄密的可能,所以我們司部還是習慣使用紙質文件,方便保存保密性也會更高。”
一邊說著話,溫濤稍稍一拋,四個圓球便紛紛落在了桌子上。
經過短暫不規則的滾動之后,四個圓球各占據了一個方向,竟然形成了一個正方形,隨后圓球上的力量相互纏繞,竟逐漸在桌面上形成了一個混沌的能量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