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圖只是玄學理念的一個基礎,除此之外,山,醫,命,相,卜這五大類基礎玄學的元素都要設立其中,甚至是分別設立學院。
除此之外,其他的小門小派也要有所涉獵。
傀儡,降頭,御靈等等作為玄學起源的巫術也不能忽視。
陰陽之道,在于平衡,術無好壞之分,有分別的只有用術的人。
目前這份圖紙太過單一,還需要再詳細斟酌一下。”
圖紙被趙啟駁回了,但陳文斌卻是從趙啟的這番話中聽出了新的思路。
他認真的點了點頭,隨后便返回了會議室,作廢了這第一版圖紙,帶著院士們繼續展開了討論。
“建筑是凝固的藝術,也是歷史的見證。”
陳文斌在會議中這樣說道
“玄學院的設計,不僅僅要體現明朝的風格,也要融入更多的玄學與現代元素。
畢竟我們身處一個科技時代,現代的建筑設計需要與時代相呼應。”
“那么,我們就應該將這個建筑打造成一個獨特的藝術品。”
一個院士建議道
“一個融合了古代和現代元素的建筑,也許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來參觀和學習。”
“對,我們可以考慮將現代的科技元素融入到明朝風格的建筑中。
比如,使用智能化的設備來提升游客的參觀體驗,或者使用環保材料來打造綠色校園。”另一個院士補充道。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大家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設計思路。他們決定將明朝風格和現代元素相互融合,打造一個獨具特色的玄學院建筑。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大家開始更加細致地規劃和設計。他們參考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和現代技術,經過無數次的修改和完善,最終呈現出了一個既保留明朝風格又充滿現代感的建筑方案。
這個建筑不僅有陰陽圖元素的體現,還融入了山、醫、命、相、卜等五大類基礎玄學元素。同時,對于其他小門小派的涉獵也是獨具匠心。
幾大院校將所有的玄學分支都囊括在其中,整個圖紙布局明顯要更加完善。
但這個過程,又花費了院士們幾個月的時間。
隨著圖紙的逐漸成型,院士們也開始變得越來越緊張和擔憂。
他們生怕這圖紙再次被趙啟駁回,這樣一來,他們討論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就徹底浪費了。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陳文斌特地找來了陳雪和隊員們,讓他們先看一看提提意見,最終再去交給趙啟定奪。
隊員們一看不要緊,紛紛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觀點。
王無塵面色凝重地說道
“我理解大家是為了完善各個院校的體系,最終指定了這份圖紙。但大家不要忘了,玄學院本身就是玄學的結晶。
這建筑主體在風水上就是一片混亂,八卦五行都無對應,這恐怕難合天地。”
張靈淵的一番話也說到了點子上“沒錯,不藏風不納水,就無有風水”
李悵然單手拿著圖紙轉了幾圈,隨后聳了聳肩
“我覺得這有些太嚴肅了,修行本身就是一種心境的變化,這一點也應該有所體現。每個人的道是不同的,千篇一律,可不符合道的意義。”
隊員們的發言讓院士們感到有些驚訝,他們意識到這份圖紙確實存在一些問題。
陳文斌也意識到,他們需要更多的意見和建議來完善這份圖紙。
于是他決定組織一次大型的討論會,邀請更多的專家和學者前來參加,共同商討如何制定更加完善的方案。
得到消息的都是有社科院專門鉆研民俗,周易等文化的專家,以及一眾精通建筑風水的建筑學家。
在這次討論會上,與會者們紛紛就玄學院的設計方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其中,一個專家提出了一個非常獨特的設計理念,他建議將玄學院打造成一個“會呼吸的建筑”,使其與自然環境相互融合,體現自然和人類的和諧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