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朱慶陽故作高深地笑了起來:“想知道啊,以后跟我混,我教你們!”
幾名士兵紛紛點頭,湊近了朱慶陽問這問那。
朱慶陽身上的江湖氣息在這一刻再次顯露了出來:“這沒有別人,都是自家兄弟。
也別叫什么士官了,叫哥就行!”
“是是是,哥,你跟我們說說吧,是怎么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能升銜,還能拿到軍功章?”
朱慶陽得意洋洋地開始給他們講述自己的這番經歷。
“你們見過龍嗎?那么老大,我二話不說上去就干他……”
他添油加醋地給士兵們講述著先前的經歷,四周圍著的人也越來越多。
正當朱慶陽說得興起時,韓風突然出現,一把揪起他的耳朵,拽著他往屋里走。
“哎哎哎……”
朱慶陽連連呼痛,同時不解地問道,“你拽我干嘛?”
“這些事情你都往外說?真要惹出了什么麻煩,你擔得起嗎?”
韓風沒好氣地回應道。
朱慶陽一臉無奈地嘆了口氣:“不會,那都是咱們軍區的哥們兒!”
對于朱慶陽的態度,韓風著實有些無可奈何,他只能快速地把朱慶陽帶離此地,避免他禍從口出,再惹出什么麻煩來。
然而朱慶陽所說的事情卻在士兵們之間傳開了。
本來軍區的生活就是枯燥無聊的,好不容易有了這種新聞,傳播速度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對于這種事情,士兵們雖然也沒有完全相信,但對于他們如此迅速的晉升速度自然也是非常羨慕和好奇的。
因此隊員們很快便發現,他們所到之處四周的士兵們在眼神中紛紛充斥著羨慕的神情,尤其對于朱慶陽更有了幾分崇拜之意。
788勘探隊創造了昆侖山警備區的傳奇,所有的士兵們對于這支隊伍格外的關注,也在找各種的機會與這支隊伍的每一位隊員親近。
最讓韓風起仍感到頭疼的是朱慶陽似乎非常享受這種感覺。
一個看不住,朱慶陽便跑到外面跟士兵們吹噓起來,以至于韓風幾人紛紛向趙啟反映,但對此趙啟卻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畢竟,年輕人精力有限,難以有太多沉淀。
說到朱慶陽,其實那也不算什么大事。
在自己的警備區里吹吹牛,增進戰友間的感情,更好地融入部隊,也未嘗不可。
即使他去省部軍區吹牛,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趙啟對韓風的狀態表示理解。
總的來說,這段時間可以說是788勘探隊自成立以來最輕松的日子了。
隊員們都非常珍惜這段既不用訓練也不用執行危險任務的日子,因為這樣的日子過一天就少一天。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像他們這樣輕松自在。
此時的驪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他們冒著大雨,踩在泥濘之中,保障著人民生命的安全。
然而,這卻是營救行動中最輕松的場景。
真正的難處在于,澇災導致的山體滑坡使得道路不通,信息往來被徹底隔絕,某些城區的目前情況完全未知。
一頂頂臨時搭建的軍用帳篷在這里顯得格外孤寂。
張小嫻披著雨衣,踩著泥濘,保護著一份文件跑進了帳篷內:“朱教授,根據我們的調查,山體滑坡沖刷出來的古墓入口沒有找到活動式的開關。若要進入古墓查看,恐怕只能等待專業設備的到來。”
張小嫻口中的朱教授是奉命調查古墓的負責人,也是sx省內最知名的考古專家,同時還是西陜大學考古系最知名的教授,在國內考古界輩分極高。
張小嫻在海青省駐留了一段時間后,因為昆侖調查一事徹底結束而空閑下來。
然而,她左等右等也沒等到昆侖一案的最終總結結果。
這件事情就像沒發生過一樣,在qh省軍區內銷聲匿跡了。
無論張小嫻怎么去追問,都沒有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