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青好奇地問道:
“你的意思是說這里面可能有問題?”
“現在還不好說,不過現在工作人員應該都離開了,我們去調查一下可能就清楚了。”
白文正說著便帶著隊員們朝莫高窟走去。
對于李琦所說的事情,隊員們心里都感到有些不對勁,但一時又說不上來具體哪里不對。
再次回到封鎖區域后,看守的警員立刻放行,不敢阻攔。
工作人員也如隊員們所料,基本上都已經離開了。
韓立見隊員們回來,趕緊迎了上來。
白文正幾人向韓立要了幾個手電筒后便紛紛進入石窟。
石窟的主入口是九層塔的外形建筑。但真正進入洞中后,四周的光線仿佛被瞬間吞噬。
溫度有些清冷。如果沒有手中的手電筒照亮,眼前將是一片漆黑。
石窟的路并不寬敞。此時也還沒有經過后世的擴建,因此最多只能兩人并肩而行。
地面坑洼不平,保留著歲月的痕跡。一股保護文物特用的涂料氣息撲鼻而來。
白文正走在隊伍最前,手電筒的光束劃破了黑暗,照亮了這條蜿蜒曲折、將各個小石窟相連的小徑。石窟兩側,密布著不足一平米的小室,內里安放著各式佛像:有的佛陀雙眼微闔,流露出無盡的慈悲;有的金剛則怒目圓睜,法器高舉,威風凜凜。步入此地,仿佛能凈化心靈,讓人不由自主地沉靜下來。
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些文物,文物局的工作人員已細心地為每個石窟編上了號碼。隊員們沿著這條小路,越走越深入。途中,有些地方狹窄得僅容一人通過,胖子那龐大的身軀不得不費力擠過;又有些地方低矮異常,需得彎腰低頭方能前行。
如今聞名遐邇的莫高窟,在后世經過修繕,已成為旅游勝地。然而此刻,它仍保留著千年的原貌,就連地上一塊不起眼的石子,都可能見證了數個朝代的興衰更迭。
隨著探索的深入,隊員們逐漸目睹了不同朝代、風格迥異的壁畫與佛像。“這里面的景象,比從外面看要壯觀得多!”諸葛青環顧四周,不禁感嘆,“真是令人好奇,這究竟是誰建造的奇跡?”
隊員們對此茫然無知,但胖子顯然對此地頗有研究:“關于莫高窟的起源,我可是做足了功課。大多數資料都認為它始建于公元366年,當時這里屬于前涼政權。有個叫樂樽的和尚,為了尋找一處靜謐的修行之地,來到了大泉河畔的鳴沙山。據說他在此地看到了金光閃耀、千佛顯現的奇景,認為是吉祥之兆,于是便在山上鑿巖開洞,建造了敦煌莫高窟的第一座石窟。”
諸葛青聽后,半信半疑地問:“真的嗎?我還以為這是某位帝王大興土木的結果呢。”
胖子雙手合十,一本正經地說:“我說的可是千真萬確,文獻里都有記載。而且,這莫高窟可不是一朝一夕建成的,各個朝代都對此有貢獻。咱們現在看到的,可是貨真價實的佛家圣地!”
陳天看著胖子的舉動,好奇地問:“胖子,你這架勢,不會是信佛的吧?”
胖子嘿嘿一笑,做了個道家的子午訣抱拳禮,向陳天鞠了一躬:“我嘛,信而不迷,啥都信,也啥都不全信。見佛拜佛,見道敬道,就算見了上帝,我也能聊上兩句。”說著,他還在胸前劃了個十字,煞有介事地加了句,“阿彌陀佛,無量天尊,還有阿門!”
陳天聞言,對胖子投去了幾分鄙視的目光。作為道門正統弟子,他對胖子這種雜而不精的信仰態度頗為不屑。不過他也明白,信仰之事強求不得,胖子這樣也屬正常。
就在這時,一直沉默的白文正開口了:“我們已經到了八十號石窟,李師傅說那副壁畫在八十四號,大家小心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