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時間,轉眼而過。
流光城的正東大門外,無數難民聚集在一起,每個人臉上都是萬分渴求的神情。
而在難民最前方,則是一片被簡易籬笆圈出來的空地,空地中搭著幾個草棚。
在草棚前方,放著幾口大鍋,正煮著香噴噴的米粥。大鍋旁邊還有幾個大蒸籠,籠中擺滿了雪白的饅頭。
最難得的是,棚子的里間還有幾大盆咸菜,里面還拌著肉丁。
齊念正滿頭大汗的指揮著雇來的人準備東西,將各種器具擺好,一邊忙活,一邊看看鍋里的粥煮熟了沒有。
對于青宣的吩咐,齊念可不敢懈怠,執行起來沒有半點折扣,嚴格按照當前世情的賑災標準,做得都是濃粥,下足了米量,占了大鍋的三分之二的還多,所以在想煮熟得需要更多的時間。
不過齊念在忙活自己這邊的事情時,目光還看向了城門的另一旁,表情很是詭異。
因為在那里,也有人在開棚布施,兩家就好像約好了一樣。
只是那家棚子里做得米粥就沒有齊念這邊那么有“誠意”了,稀拉拉的幾鍋湯水中米量少得可憐,更別說饅頭咸菜了。
俗話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若是齊念今天不來,那他們肯定是大受歡迎。畢竟眼下這境況,這些難民能有一口吃得就不錯了。
但是齊念來了,那情況就不同了。這些難民雖然饑餓難耐,但還沒到失去理智的地步。既然有更好的選擇,他們自然是擇優而取。
所以現在齊念這邊是圍滿了人等著開飯,而他們那邊就寥寥幾個實在餓得受不住的難民討了碗粥喝。
此刻那些人正滿臉尷尬的站在棚子里,看著自己這邊冷清的現場,又可憐巴巴的望向齊念那邊的人群,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這期間他們好幾次都露出了收攤走人的意思,但似乎又在顧忌什么,不得不留在這里。
“鐺”
只聽一聲脆響,卻是齊念敲了一下棚子邊的銅鑼,意味著米粥已經煮好,正式開始布施了。
現場的難民頓時騷動了起來,爭相恐后的向著棚子涌去,宛如浪潮洶涌。齊念早有所料,輕輕一拍手,早在棚子邊守候的幾十個漢子立刻手持木棍上前維持秩序。
這些漢子可都是齊念精挑細選的,一個個虎背熊腰,膀大腰圓,而且面相兇神惡煞,一瞪眼就能把小孩子嚇哭。那些難民見這些人如此兇惡,一下老實了下來,乖乖排起了長隊。
而且就算真亂起來,那些守城的士卒也不會放任他們不管,所以齊念倒也不擔心自己這邊人少。
只見雇來的傭人們用大勺子將米粥從鍋里舀出,用一張張洗干凈的荷葉或者布巾包好,再配上一個饅頭和一點咸菜,分發給那些難民,整個現場井然有序。
齊念在現場來回巡查,見那些用布巾包裹的米粥沒露出湯汁來,不禁滿意的點了點頭。
正所謂“插筷不倒,巾裹不漏”,說得就是這種濃粥,這樣才夠賑災的標準。
每個拿到米粥的難民都是眼眶發紅,口中哽咽道謝。看向齊念的目光中,都充滿了發自內心的感激。
而齊念看到這些人真誠的目光,不知道為何心中忽然升起了一種滿足感,也是不由自主的笑了出來,只覺得渾身充滿了干勁。隨之齊念搓了搓臉,立刻回到棚子中張羅起下一波布施的飯菜。
就這點米粥咸菜,可不夠這么多難民吃啊
既然恩公說布施要晝夜不停,就必須做到
過了大約兩炷香的時間,就在布施正忙之際,城門忽然處響起一陣喧鬧,隨之一大隊士卒跑了過來,分出了一條道路,祝聽濤帶著祝觀云和莫冬心從城門中走了出來。
而幾乎是在同時,人群中就有消息傳來,這是城主大人聽聞又有善心人自發救濟難民,特地過來視察慰問了,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