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入侵五界之時的希薩族人多勢眾,兵強馬壯,儲備的資源也十分雄厚,所以供奉十二尊蠻神完全不是問題。
但他們偏偏碰上了武君羅喉,不僅初代希薩十二神全被干掉,各部族也是傷亡慘重,損失極大。而希薩族剩下的資源,并不足以再重新請出全部的十二神。
所以希薩族殘存的各部族為了自身在族中的地位,都想優先請下自家所信奉的蠻神。十二部族也對此事進行了聚會商議,結果各方誰也說服不了誰,商議變成了爭吵,進而演變成了內訌。
最終,希薩族各部族為了爭搶剩下為數不多的資源而大打出手,徹底分裂。也因此各部族之間結下了巨大的仇怨,開始漫長的內亂廝殺。
在這期間,各部族也都利用搶奪到的那些資源請下了各自所信奉的蠻神,但是因為資源嚴重不足。所以這次請下來的十二神比起初代十二神弱了不少。再加上種種原因,這一代的十二神也是相繼隕落,他們的部族也跟著滅亡。
直到四百年前,希薩族就只剩下智慧部族和死亡部族了,其他十個部族全都滅亡。星織和星羅就是在那個時候被請出來的,成為了希薩族的第三代尊神,算是藏淵界眾多蠻神之中的“年輕一輩”了。
兩女神在降臨于世的頭一百年里,依然延續著上一代的仇恨繼續廝殺。直到經歷了三百年前那場慘烈的“圣戰”,雙方都打得瀕臨滅亡之后,星織才悟了。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啊
因為不管戰爭的起因如何,最終目的都應該是為了獲得利益。就如同經商一樣,不能做賠本買賣啊。
但是現在智慧部族和死亡部族之間的戰爭算個什么事兒雙方不僅沒有從戰爭中得到半點好處,反而還越打越弱,甚至繼續下去有可能同歸于盡。
就算有一方最終獲得了勝利,但是盤算一下勝利之后所獲得利益,再對比一下曾經為戰爭所付出的投入,可謂是血本無歸啊
若是讓這種戰爭一直持續下去,那不是腦抽了嗎
所以星織才想要制止這場純粹因為仇恨而延續的戰爭。
最終,在雙方手下都差不多死絕的情況下,星織和星羅在天外虛空之中進行了一場大戰。星織最后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說服了星羅,答應了雙方和平共處的提議。
至此之后,智慧部族和死亡部族之間再無戰事,這三百年間雙方都努力恢復發展各自的部族,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而星織懷上星羅的孩子,就是為了發展部族的一個重大嘗試。
希薩族的分裂就是因為供奉的蠻神太多,資源不夠,這才導致了部族之間反目成仇。而蠻神必須長期需要異種靈晶的供奉才能維持形體,也是所有蠻神的弱點。
所以星織就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試著創造出一個不需要異種靈晶供奉也能永久存在,并且成長的新型蠻神
一般蠻神的身體都是由異種靈晶轉化,由信徒們的信念匯聚而成的神魂控制。因為是后天生成,所以缺少“根源”,就如無根之水,沒有后續力量的注入就會消散。
而星織腹中的新生蠻神,乃是星織模仿人類生育后代,通過和星羅結合,由自己的身體孕育而成,乃是先天而生,這樣說不定就可以擺脫原本的桎梏。
這也是為什么星織那么看重自己腹中孩子的原因,哪怕一直拖著自己受累也不舍得將它滅殺。這不僅僅是因為母愛,也是因為實驗關乎著部族未來的發展。
若是這個孩子能成功誕下,并且就如星織所預想的那樣成長,這對于希薩族乃至于整個藏淵界所有異族的價值都是前所未有的改變,簡直無可估量。
況且,星織和星羅可是折騰了許久,經歷了無數嘗試才懷上了這個孩子,下一次還能不能成功懷上還是個未知數,所以說怎么能輕易舍棄
一想起這其中的過程,星織到現在都還覺得腰疼。
聽了星織的解釋,青宣不由得來了興趣,細細思索了一番,問道“不知兩位女神三百年前的那場圣戰因何而起之前那一百年里兩位雖然各有攻伐,但是都維持著各自生存的限度,為何那一次卻打得那般慘烈,險些滅族呢”
青宣一提起這事,在場眾人的神色都是一變,撒度等人嘆氣不語,星織也是無奈搖頭,幽幽道“因為此乃以太之母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