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馬未動,糧草先行,后勤保障本來就是行軍打仗,治水搬山大事之中最重要的一環,得到后稷的許諾,姒文命心生歡喜,看來這幾句叔叔并沒有白叫,他一個人不用擔心衣食住行,可麾下的人多了,挖通河道都需要干力氣活,若是吃不飽穿不暖,必然影響狀態,甚至造成手下人嘩變造反,能夠提前解決吃這個大問題,總算是意外之喜。
后稷此番與姒文命對話,未嘗沒有考教他的蘊意,雖然得到老頭子的舉薦,為姒文命爭取了治水令牌,可他更擔心所托非人,耽誤大事不要緊,影響了人皇對自己的觀感,以后朝堂之上寸步難行。
如今,姒文命對答如流,而且出身明晰,乃是鯀伯之后,也算得上根紅苗正,倒是讓他放下心來。
老頭子作為先代人皇,對后稷有發現提拔的恩德,并曾經指出后稷之才,必然會位列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今,對于姒文命青睞有加,對他的期望值之高,甚至還要超過后稷。
后稷念著老人家的好,可很多事情還要親自去品鑒,他心知治水大業若成,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很有可能功德無量,成為下一代人皇的有力競爭者,可他虛懷若谷,并無妒忌,反而遵從老頭子的囑托,悉心幫助姒文命達成所愿,這就是成人之美,也印證老頭子看人的眼光獨到。
后稷這些年推廣農耕稼穡,活人無數,這等功績才是他位極人臣的基礎,有他舉薦,姒文命的朝野之路只會越走越好,可是想到姒文命初到家門,毆打孟四兒之事,后稷就一陣苦笑。
他其實早就遠遠的看到了姒文命的行為,就連姒文命來到蒲坂城他也早就得到了消息,暗中觀察了這孩子良久,這孩子看似野性難馴,行為暴躁,可粗中有細,善于動腦,最為難得的是年紀輕輕,對事物就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看法,這才是他看好姒文命的主要原因。
不過想要得到他的全力輔佐,姒文命還太嫩了一些,需要繼續觀察。
得到了后稷的承諾,姒文命也不停留,告辭而去,此刻天剛過午,下午時分正好再去伯翳家里拜訪,早日了卻心愿。
伯翳的院子與后稷相距不遠,也在同一條街上,他們兩個都位極人臣,所以才會居住在蒲坂城高山之端,人皇殿下方,如此待遇天下難尋,整個大荒能夠居住在同樣地段的,不過七八人而已。
不過,姒文命撲了個空,原來伯翳擅長馴獸,所以平素很少在家居住,都是和自己的獸群住在一起,那些牛馬豬羊等等全都養在家中,又臭又臟,無人能夠忍受,偏偏他甘之如飴……
伯翳喜歡,不代表所有人都喜歡,于是他的鄰居紛紛上報人皇抗議伯翳在家里馴獸的舉動,在大家的群情激奮之下,伯翳只好退而求其次,到另一座山頭開辟了一處莊園,專門用來馴獸,又被人稱馴獸司。
據說伯翳精通獸語,所以才能讓野獸乖乖聽話,其中不乏妖獸和龍族的存在,這些妖獸不光能夠幫助人們勞作,更是很好的代步工具,彌補人族不足,讓人族戰士的戰斗力大大增強,這才是伯翳的功勞所在。
在鄰居的指點下,姒文命調轉方向,直奔蒲坂城東方的小山而去,蒲坂城建城之時,地下設有防御陣法,東方位屬東方青木,對生靈萬物都有生發之力,能夠讓妖獸迅速成長,所以才被伯翳討來作養殖之用。
因為人皇尊貴無比,乃是所有人族的領袖,所以人皇之城下設陣法,不能御空,來往人等只能依靠腳力步行。
這山望著那山高。若是普通人,翻山越嶺,恐怕得兩三個時辰。可姒文命有辦法,他將御風術懸在腳下,大步流星奔跑之際,御風借力,看似用腳奔跑,可是一步數丈,遠超常人,速度十分迅疾,來去如風,讓人驚訝,不住有人被風驚動,于是高喊抗議:“跑得快了不起啊?趕死去嗎?”
姒文命哪管這些無關人等,他急于趕路,放肆奔跑,不過盞茶功夫,就來到了馴獸司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