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公司如果有大夏某些資金的幫助,他或許能撐幾個月,直到國際市場半導體價格回落。
但是,這是在芯片價格高漲的理想情況。
如果原材料突然都跌了呢
一座月產能十萬片的硅晶圓制造廠都需要投入百億資金,九州科技公司月產能五十萬片,那就是千億級別。
這個規模的成本,面對突然跨下來的芯片價格。
會發生什么樣的事
李金甘光是想想就覺得興奮不已。
畢竟蛇鼠一窩,韓星有了決策,霓虹那邊的公司一看,覺得大有搞頭,兩家便再次聯手起來。
至于最大份額的臺積電
它大是大,但就是因為它大,所以不能亂動,二弟三弟想干什么,它都只能被動配合。
四月一號。
以韓星半導體公司為首,全球晶圓制造廠突然大幅度降價。
吃瓜群眾們都是一臉懵逼。
什么情況
不是說好了工廠大火導致產能吃緊,加人工費用越來越高,芯片價格不得不漲嗎
怎么突然就降價了
并且不是幾十元幾十元的降,而是兩百夏元起的墜落。
全球晶圓的價格走勢圖,就像一個人爬到山的頂峰突然跳了懸崖一般。
韓星與霓虹相關產業人士開發布會表示因為新工藝流程的優化以及設備性能的提升,此次降價是為了讓下游芯片代工廠商擁有更優質且更具性價比的原材料。
好吧,雖然字里行間都沒有說九州科技公司的名字,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回事了。
更有獲知了“行業內幕”的媒體表示。
九州科技公司高舉債臺,將自己公司作為抵押換取了大量資金,又高薪聘請了一群高素質工程師和專家,斥巨資修建廠房,購買設備。
所以別看九州科技公司一個月能產五十萬片晶圓片,其實一直都是在虧本運營。
說著說著,有的自媒體就冒了出來。
一些和諧的論調開始傳播起來。
什么九州科技公司現在其實花的是納稅人的錢給夏芯科技這些非國產公司補貼原材料進價。
明明晶圓是不缺的,但是國內有的人想撈錢,就硬要搞這個項目。
媒體輿論導向一歪,網民的發言也就很容易歪了,特別是在某些機構大筆資金的揮灑下,不少“躬知”和“理中客”也下臺開始風言風語。
何為風言風語就是聽說的。
“怪不得那些巨頭要降價,原來啊是咱們的人想撈一波就跑路啊”
“太陽底下沒新鮮事,當年那誰還不是,撈了一大筆就跑。”
“說個錘子這么大的投入怎么可能是想搞這種事”,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