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能源史上的分水嶺時刻,就像人類第一次駕馭火焰”這句話并沒有說錯。
只不過,這次掌握新火焰的并非是個人,也并非是某個國家,而是一家十分特殊的民營企業。
雖然說是民營企業,但哪怕是大夏官方內部,現在也已經沒有將九州科技當做一家“民營企業”在看待。
什么民營企業擁有上百萬工程師?公司小區里面不僅有幼稚園、小學、醫院,還有地下軌道交通?低空飛行設備?磁懸浮交通?
甚至都是國際最頂尖的教學質量、醫療技術?
并且九州科技展現的軍工實力,也不是一般國家可以撼動的。
大夏官方作為掌握最多九州科技軍工實力情報的一方,在內部不止進行過一次,將九州科技單獨列為一個勢力,然后再選出美利堅、俄毛熊這些國家勢力,進行沙盤推演的攻防演練。
每次結果都無一例外的是“勝”。
有海量蘑菇的,是九州科技慘勝。沒有蘑菇的,那更是像腳踩死一只螞蟻一樣簡單。
用手捏死并不形象,因為有不少螞蟻能夠讓人類的皮膚感染中毒、腫脹潰爛。
所有與九州科技抗擊的對手,在對陣初期就會失去通信、電子設備的控制權,隨后就是大量智能電子設備癱瘓,只能依靠部分武器進行攻擊。
但是這些攻擊在遮天蔽日的無人機攻擊機群看來,就如同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去搬動大刀……
雖然有威脅,但是只要控制得當,也就沒有威脅。
至于說,將對戰方改為大夏。
雖然有過不止一次模擬,但所有模擬對戰的參數和情報,都被封存在了沒有任何信號的檔案室。
現在,大夏官方對九州科技的了解,早已經不是那么片面。
官方科學家團隊在很早的時候,就有猜測,九州科技內部肯定有強人工智能的存在,否則無法解釋九州科技在軟件系統工程領域的可怕“統治力”。
當第一縷沒有大氣層“遮擋”的陽光,穿透熔巖管基地的菱形天窗,于洪斌被智能家居系統喚醒。
他躺在磁力睡眠艙內,透過全息投影看到基地外部氣溫顯示【-120c】,而室內恒定在【26c】的時候,愜意的伸了一個懶腰。
得益于九州工程師研發的月壤混凝土墻體與雙層氣凝膠隔熱技術,現在基地的內部溫度非常適宜居住。
而洗漱的時候,水循環系統指示燈顯示藍色,意味著今日水再生率達到96%,更讓于洪斌心中的一些小焦慮,蕩然無存。
這也要歸功于月球開發工程優化了極地水冰提取工藝,讓月球基地的用水,不再那么“拮據”。
洗漱完,在食堂吃完早飯之后,于洪斌沒有辦法回到自己的辦公室處理工作,按照安排,他今天還需要和大夏官方科學家團隊商議部分實驗室的合作項目與責任區間劃分。
月球雖然是“無主”的,但月球城卻是有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