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在某些時候,顧青還會特意留出一些“坑”,讓這些記者心甘情愿的往里面跳。
從spacex星際探索公司這些年越來越多衛星墜毀事件,到nasa的登月,再到月球開發和其他星球的探索,顧青可以說是第一次“知無不言”,但同時,也是一如既往地不留情面。
“spacex公司的星鏈通信衛星本來就是大量粗制濫造的低軌道衛星和一部分勉強合格的中軌道衛星組合成的藍星軌道網絡的垃圾通信系統,之所以能夠實現全球通網,靠的不是什么高科技通信技術,靠的就是用大量低軌道衛星當做通信基站,實現低質量的網絡通信。
這是一種對軌道資源的極大浪費,對同軌道其他優秀衛星的極大威脅的垃圾項目,也正是因為這些衛星的制造工藝和技術太差,所以它們才會頻繁墜毀,當然,spacex公司的工程師們也知道這些衛星能夠穩定工作的時間并不長,所以他們才會頻繁的進行衛星發射,用新衛星去代替老舊衛星,但是他們只會發射衛星,沒有回收衛星的安全技術,所以后續還會有更多星鏈通信衛星墜毀,這并非是我們九州科技的影響。
當然,我個人是希望星鏈通信衛星全部墜毀的,因為它們實在太浪費軌道資源了,我們的7g通信工程就需要用到一部分軌道,雖然暫時藍星的軌道資源還能夠勉強夠用,但是如果不清理藍星軌道上面那些已經沒有作用的衛星,幾十年后,其他科技企業或組織想要發射衛星到軌道上面去,可能就需要更嚴謹的軌道坐標了……
如果spacex公司愿意的話,我們九州科技可以幫助你們清理那些垃圾衛星,當然,這是需要一些專項清理費用的,但這筆費用肯定比你們發射一顆衛星要便宜的多。”
扇了spacex公司一巴掌之后,顧青對nasa也是絲毫不留情面。
“nasa現在雖然沒有上世紀那樣擁有創造力,也沒有那么多優秀的工程師,但nasa現在很懂得資源利用,甚至想要用幾百億美元,說服我們九州科技加盟它們的登月工程。
當然,這都是商業合作上面的事情,我們在拒絕之后,也沒有過多的交流。
但是我們的工程師發現nasa登月過程中,有個別技術與我們九州科技的專利技術和保密技術有些許相似,并且已經向nasa以及技術供應方羅森科技發送了問詢郵件,希望你們能夠給出解釋……我希望這些問題最終可以水落石出。”
對于美利堅的這些機構和企業,顧青從來就沒有什么好臉色。
在這種公開場合,直接就將羅森科技涉嫌抄襲九州科技的事情給捅了出來。
并且還略帶調侃的吐槽了一句:“如果只是學習,那還好說,但是羅森科技的開發者在抄襲的時候,只會處理明面上的一些標記,將‘jiuzhou’、‘九州’這些字符改成‘osen’這類字符,但是卻沒有改我們加密的字符。
我在屏幕上看到一堆羅森科技的標記,旁邊的注解文字卻是九州科技,有時候也會感覺又好氣,又想笑。
如果你們不能夠在郵件記載的時間內,給我們一個準確,并且滿意的答復,那就和我們的法務部去談吧。”
明明是九州星海公司的三臺仿生機器人成功登陸火星,明明現在的新聞熱點都是各種火星相關標題,但是在顧青對nasa、spacex公司、羅森科技這幾家公司和機構開火之后,相關新聞也是立馬沖上了全球各大平臺的熱搜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