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著那由遠而近的跑來的報童,施奕文的雙睜大眼睛,簡單不敢相信自己看到——報童!
沒錯,的確是報童!
居然有報童在沿街叫賣報紙!
“賣報!賣報!首輔奪情,天理不容……”
愣愣的看著這在他的印象中只存在于舊社會老電影中的報童從身邊錯肩跑過,盯著報童的身影。
施奕文想到在歷史上明朝的出版業極為發達,是古代出版史上最為活躍,最為繁榮的時期,出版商峰起,書坊林立,不僅出版各種通俗。而且民間新聞傳播活動日趨活躍,民間的報房同樣也是遍布大江南北。
不過,在南京卻很少有報童這樣當街售賣,畢竟那里是南都所在,報紙上的內容往往不適合叫賣。所以大都是在書攤上售賣。
不像在這里就像搞電影里那樣,報童沿街叫賣,嘴里頭吆喝著新聞。
報紙……
突然,施奕文的眼前一亮。
“給我一張報……”
報謂的報紙,不過只數張A4紙大小的紙張,除了摘抄邸報的內容外,還有一些抨擊張居正不回鄉守制的文章,對此,施奕文倒是不怎么在意,畢竟,通過在圖書館里的書籍,對張居正奪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相比于報紙上的官方信息,他更關心的是如何利用報紙。
“也許,可以在報紙上發廣告……”
相比于剛來到這個時代時的茫然與不知所措,現在有了肥皂廠、榨油廠以及蚊香等事的成功之后,施奕文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辦事,而是更看重計劃,就像這次來松江,看似是為了推銷產品。
可實際上,卻是為了另一個大計劃。
“這樣的報紙,肯定不能登廣告,要想辦法提高報紙的銷量,然后……”
心下這般尋思著的時候,慢慢的在施奕文的腦海中,一個簡單的辦報計劃,就已經成形了。或許對于如何辦報紙,他并不怎么熟悉,但是沒吃過豬肉總見過豬走路,至少在后世的時候,他也讀過一些報紙,大體上知道報紙應該怎么辦。
“也許,可以考慮一下……”
辦一個報紙。并沒有什么困難的地方。只要把幾百年后的那些套路用上,施奕文可以肯定自己的報紙必定可以風行天下。
到那時,要是不僅僅可以成為自己推銷產品的工具,甚至還可以成為另一種工具……想到這,施奕文突然只覺得一陣激動,確實,應該認真的考慮一下這個想法。
“等回到南京就先把這件事辦了……”
心里這么尋思著的時候,施奕文又想到了這次來松江的目的——推銷飛梭。
只是,這個時代的商人能夠接受新技術嗎?
如果他們拒絕采用新技術怎么辦?
這似乎不太可能吧!
盡管內心里并不確定,但是他相信沒有任何商人會對在眼前的利益視而不見。
“商人重利,只要他們能看到利潤,肯定不會拒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