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他人心中的想法,施奕文當然不清楚。況且,他一回到京城就忙活了起來。
首先要到書樓去印書,盡管《壓水井法》一書早就編寫完成了,但是還需要添加一些圖樣。
忙活了一天,把需要添加的圖樣繪制出來之后,施奕文便來到的書樓,看著工人搖動石印機印制著書頁,隨著印機的轉動,一張張書頁被印出,微微泛黃的紙上墨跡非常清楚。
印書工房里彌漫著一股淡淡的墨香,石印之所以在近代中國倍受歡迎,不僅是因為他類似于傳統印刷,容易制版,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作為平版印刷的一種,它可直接使用廉價國產水墨,而且腐蝕石板壽命極長可以印上幾萬甚至十幾萬次。
諸如此類的優點,讓石印機在中國得到普及,至于鉛印取代石印,那也是要等到解放后,隨著冶金業、化工業的發展。
“這印的可真清楚啊……”
看著印出來的書冊,施奕文不由的感嘆道。
“公子,其它如果,咱們的墨要是再摻上兩成的水,這字跡不比現在淡到那,還能再降低一些成本。”
作為“啟智書樓”的掌柜,孫逢山又一次針對成本提出了他的建議。
“孫掌柜,生意不是這么做的,即便是多加兩成水,又能省下多少?就一萬五千冊《壓水井法》,能省多少?是一百兩?還是多少?”
搖搖頭,施奕文看著孫逢山說道。
“想要降低成本,可以從紙、墨的生產上想辦法,不一定要偷工減料,對了,上次我和你說的那個紙,現在制的怎么樣了?”
岔開話題,施奕文問道另一件事。
“東家,我原本正想找您的那,請東家移步到樓上。”
到了樓上的隔間里,孫逢山從取出了一張泛黃的紙張,然后說道。
“東家,您看,這是咱們的紙坊低著您的吩咐試制出來的桑皮紙。”
接過那張淡黃色的紙,施奕文特意感受了一下它的手感,紙張堅韌有光澤,聲音清脆。摸起來似乎與后世的紙幣紙沒有多大的區別,只是更厚一些。
“東家,這紙前后用了兩個月才做出來,其實用結香做紙,并不稀罕,在南方比較常見,結香皮紙的受墨性非常好,用其寫字墨跡不滲不洇,它比普通的桑皮紙更加細膩綿軟,紙質也更加細致均勻、平整光滑。不過,現在又加了入了棉、麻后,更堅韌、硬挺了許多……”
看著東家,孫逢山試著說道。
“只是,在下實在不知道,東家為什么不惜工本制這個紙?”
面對孫逢山的不解,施奕文微笑道。
“印銀票!”
微微一笑,施奕文又一次拿起它,迎著光看去,可以看到紙間的水印,水印技術并不是什么新鮮的技術,現在很多紙坊就會在紙角增加水印,以標明“品牌”。
果然,正像資料中提到的——三椏紙最大特征就是水印清晰非常。所謂的日本獨家的“三椏紙”其實就是中國的皮紙,而日本稱為“三椏木”的結香不過只是桑皮紙原料之一,在這個時代,這應該是能找到的最好的“紙幣紙”。
“有了它,咱們才能印出仿偽的銀票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