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披著中州“皮”的南朝人聞言微頓,頗有些無言以對。
這話怎么說呢
不讓他們去尋仇,只是擔心幕后之人發現漏網之魚,將他們當做螻蟻一般順手也捏死了事,其中倒是不牽扯旁的南朝高手。
不過這般說來,南朝北朝往來交鋒幾百年了,彼此之間說是世仇都不為過
更何況,博爾金竭身上還有著一個廣陵城“東城校尉”的邯雍武職在身。
本來馮諾只是被仇家殺害的受害者,但若是博爾金竭大張旗鼓跑去南朝,要給馮家討公道伸冤。只怕屆時這位已故的黔州按察使馮諾身上,反而還要平添一個通敵賣國的罪名和污點。
這是何苦來哉
更何況
安靜乖覺許久的韓長生,聽了博爾金竭這通話,登時就不高興了
神臺宮那可是他心中不容褻瀆的神是他的理想
盡管南墟大祭司貌似等不急他入門,就已草率匆匆收了一個小徒弟。
但是在韓長生心中,自己將來也一定會成為神臺宮的弟子
韓長生嘎巴了下嘴,不甚認同道
“博爾金大人,講道理啊,馮大人一家遇難之事,我們也深表同情和不忍。
但是不論這事究竟是朝堂黨派的隱私,還是江湖恩怨私仇,這、這可都不關人家神臺宮的事啊
眾所周知,神臺宮向來不理俗事,最是高潔圣神不過。
千歲劍仙和神臺祭司不止在南朝,即便放在天下四境八方那可都是享譽江湖的高人
這事若牽連他們,那可就過了。”
謝昭無聲的搖了搖頭。
這傻小子怎么就想不通呢
且不論這事到底與她當年之事有沒有關系,即便是沒有關系,“千歲劍仙”符景詞和“神臺祭司”南墟,也早已被死死釘在南朝武林之巔。
江湖熙來攘往,但凡南朝武林之中有什么風吹草動,“千歲劍仙”符景詞和“神臺祭司”南墟這對師兄妹,便必然被齊齊被人的口舌拉出來溜上一圈又一圈。
如果他連這都不能淡然處之、習以為常,還想拜入南墟門下
氣性這么大,若真成了神臺宮的弟子,日后豈不是要被人氣死了去。
這個呆子啊
博爾金竭也意識到自己激憤之下,言談有些偏頗了。
他雖是北朝人,但卻罕見的十分懂得禮數。
否則,也不會與南朝文人氏族出身的馮諾相交甚篤。
他歉然道“是在下想左了,這事兒本就與貴派東臨城無關,何故遷怒諸位。
諸位先前能救下若楠,并將她送來我府中已是大恩。
這事本就是我們的私仇,不應將你們牽連其中。
我方才激憤過度,言語有些不當,還請諸位見諒。”
謝昭輕輕攏了攏大氅領口。
北方十月里風已經很硬了,她在庭院站上這許久,纖長的脖頸都已吹得透白。
謝昭搖了搖頭,輕聲道“您誤會了,謝某方才的言下之意,并非是我們東臨城怕事。
而是只有將這事暫且放下,才能保若楠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