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邊小店設施簡單,沒什么迎來送往,宋書堂自顧自的坐下,老板還在爐邊忙碌,并無服務人員前來介紹,一個木板上面用燒焦的木炭寫了幾個菜名就算作菜單。
其中有一道菜的名字,讓他好奇。
“炸彈湯”
“這炸彈湯是個什么湯”宋書堂出言詢問。
“就是榨菜雞蛋湯。”一旁有人幫忙答疑解惑。
“怎么起了這么一個名字”
“小鬼子的炸彈天天狂轟亂炸,應個景。”
山城人民的幽默不經意間體現了出來,反映出雖在戰火之下,可大家并不懼怕日軍,讓日軍想要利用轟炸摧毀眾人抗戰意志的算盤,落在空出。
于是就要了一碗炸彈湯,以及一碗面條。
吃飯期間宋書堂四下觀察,未發現異樣,看來并無跟蹤監視。
吃完飯結賬離開,進入審訊科身上一切物品都被收繳,好在昨日日諜李老板給的錢還在身上,不至于出現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的情況。
散步消食宋書堂慢慢溜達離開棚戶區,一路行至中一路,過四德里到中一路后街,腳步并不停留卻也不緊不慢,來到神仙洞后街。
走的稍微繞路了些,以便進一步確認,是否有人跟蹤。
確保安全后,宋書堂在上石板坡停下腳步。
眼神搜尋在不遠處看到一修鞋匠人,修鞋匠人坐在一小馬扎上,面前擺放著修鞋所需的工具,手里拿著小錘子在一雙皮鞋上敲敲打打。
看面容年紀不過四十來歲,可頭發已經是半黑半白,呈現一種特定的灰色。
嘴周與下巴上的胡茬并不算長,大概兩三天前剛剛修理過,胡子倒還是黑色,與頭發形成鮮明對比。
宋書堂邁步靠近,在修鞋匠人對面的小馬扎上坐下,這時能看到匠人雙腿之下空無一物。
殘疾
雙腿自大腿之下全都沒了。
“客人修鞋”匠人扶了一下眼眶上的老舊眼鏡,聲音和善詢問。
“修鞋。”宋書堂脫下左腳的鞋子遞上去,這鞋子確實開膠掉底。
匠人放下手中活計,接過鞋子翻看了一下說道“先給你修。”
宋書堂望著匠人雙腿,眼神閃過一絲傷痛,輕聲詢問“傷還沒痊愈,怎么不在家多休息”
匠人專注于手中工作,嘴上卻應道“你不讓我陪你一同回去局里,我擔心你面對審訊科的審查,心不靜也待不住。”
“讓黎叔掛念了。”
眼前黎叔,同樣是擁劍小組成員。
擁劍小組共九人。
顏清輝負責電臺方面的工作,當日行動并未參加。
聶洪負責駕駛車輛,在撤離地點等待,并未直面行動。
所以當日直面行動的有七人。
天鼓組長、繁弱秦哥、忘歸傲姐、狂藥趙哥、玄駒楚哥,以及雷公黎叔和余燼宋書堂。
在審訊科宋書堂的說法是七人中,六人皆死獨活他一人,但實際上當時宋書堂身背身受重傷的黎叔,兩人一同在組長等人拼命掩護之下撤離。
行動蹊蹺日軍埋伏出人意料,所以當時哪怕撤離出來,他也不敢帶著黎叔去找聶洪,畢竟是誰出賣消息現在不得而知,稍有不慎就會自投羅網。
便避開約定地點自行撤離,導致聶洪并未看到黎叔。
“我在擁劍小組年紀最大,你則是年紀最小,他們將生的機會留給你我二人”
“所以我不能讓這件事情不明不白,不清不楚,我一定要調查一個真相,給組長他們一個交代。”宋書堂情緒隱隱有些拔高。
調查真相
那不僅僅是軍統局要做的事情,同樣也是宋書堂要做的。
他比任何人都需要一個真相,他要有人為此付出代價,他要報仇
黎叔心知難勸,他并非不想尋求真相,而是擔心宋書堂陷入危險,更擔心他沖動行事。
原本黎叔打算和宋書堂一起回來,他二人互相作證嫌疑最小,可宋書堂否決了這個提議。
局勢復雜波云詭譎,幕后黑手伺機而動,黎叔現如今的情況,如何還能應付這些。
為保全黎叔安全,宋書堂要求其躲藏起來,對外就說和組長等人一同犧牲。
最開始兩人爭執不下,各執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