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打算回去休息的朱越,此時不急于離開。
幾人湊在一起商議此事。
“你怎么看”朱越對宋書堂問道。
“跟蹤監視李暮從原計劃不便,但也可以從他身邊人入手進行調查,例如學生胡照影。”
首先李暮從知矛蟻杜長海被捕。
其次知金蝎被抓,沙蛛死亡。
最后更是知曉軍統調查盯上正中書局。
如此條件之下虎蜂李暮從必然行事小心,跟蹤監視不見得能奏效。
為今之計雙管齊下最為保險。
選擇胡照影則是看中她學生身份經驗不足,不易驚動李暮從。
面對此提議朱越略作思考便認為可行。
“如何接近胡照影”
“在校車上時,我告訴她我乃中央大學學生。”
“給你偽造一個學生的身份。”龍昊認為可以坐實這個身份。
一直未說話的畢勝此時出言提問“中央大學西遷而來的學生,只怕同窗都認識,突然加入一學生無人認識容易露餡。”
如同憑空冒出來的一樣,這豈能不引人懷疑。
如今山城大學與中央大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胡照影某日突然詢問中央大學學子,宋書堂身份不攻自破。
面對這個問題朱越卻說道“也好解決。”
“怎么解決”畢勝追問。
朱越說道“37年中央大學西遷,農學院面臨難度最大,因為他們飼養著近一千多頭實驗教學用的家禽家畜。校長對農學院職工表示可遷則遷,不能遷便送人放棄,可農學院負責人與職工硬是花費一年多時間,克服一切困難,將一千多頭珍貴家禽家畜押送來山城。”
“我在報紙上看過,說什么澳洲馬背著雞鴨,約克夏豬背著火雞,荷蘭奶牛載著長毛兔,在碼頭吸引了無數目光。”龍昊想起此前看過的報紙。
朱越點頭繼續說道“可將書堂你的身份安排為,途中偶遇遷移隊伍,決定幫助農學院押送家禽家畜到渝的學子,一路奔波勞碌眼看勝利在望,激動之余在長壽病倒,如今康復才來報道,有農學院負責人王先生作證,不會有人懷疑。”
此隊伍付出極大。
一路照顧動物十分辛勞。
期間有段時間甚至于只能挖野菜充饑,餓得受不了就吃牲口的飼料,把米糠、麥麩和一些碎玉米,摻些野菜煮了當飯吃。
就算再餓都未吃一只動物。
如此精神感染了許多人,農學院負責人王先生一時成為學生追捧對象,他出面作證宋書堂乃是與他同行,不會遭到質疑。
且這一路嚴寒酷暑、日寇土匪、饑餓疾病、千里跋涉,病倒實屬正常。
與農學院負責人王先生一同來渝的一名職工,便一病不起,前些日子才返校。
朱越提出如此身份安排一方面是無人懷疑,另一方面則是想要利用千里護送壯舉獲得胡照影信任,以便打聽有關李暮從的情報。
“多久能安排好”宋書堂認為這個身份足夠用。
“我給科里打個電話。”
宋書堂與龍昊先在暗處監視李暮從。
朱越帶著畢勝前去打電話。
等到晚上朱越回來留龍昊與畢勝負責監視,他帶宋書堂朝著中央大學而去。
“科里已經安排妥當,你跟我去見一下王先生,以及護送家禽家畜到渝的教職工,他們需見你一面認認臉,免得被人試探出馬腳。”朱越講述說道。
王先生以及教職工皆是精神感人,品德高尚。
他們配合不必擔心消息泄露。
中央大學內王先生等人已經聚集在一起,見面過程很順利。
如今宋書堂的身份便是中央大學學子。
此前乃是流亡學生,途中偶遇王先生等人,便同行一路護送家禽家畜。
感其一路吃苦耐勞,王先生答應他可入中央大學學習,行至長壽一病不起,如今才來報道。
學校方面軍統已經安排好。
“辛苦。”王先生態度和藹對宋書堂輕聲說道。
“不敢言辛苦,還要多謝王先生同意行動方案,平白無故要借如此傳奇壯舉之名聲,晚輩心有惶恐。”對于王先生此等忠于國家、忠于學校、忠于自我的人,宋書堂心中很是敬佩。
“千里押送動物大軍乃是我等職責所在,如今抓捕日諜肅清山城是你等職責所在,能幫上忙我心甚慰。”
“先生高義。”
“顧遙行,切記保護好自己。”王先生語重心長。
“是,先生。”
辭別王先生,宋書堂如今已是中央大學藝術系的一名學生。
跟蹤監視任務他便不再負責,朱越會另安排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