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之事知曉之人甚少。
畢竟情報潛伏人員的身份是要保密的。
故而就連董必文與雷炎彬都不清楚。
也正是為何黎季同有自信,自己無需言明,周書記就會與自己相見。
兩人沒有寒暄太久。
一切盡在不言中。
周書記便問道“你有什么事情需見我面談”
“是這樣”黎季同將問題簡短的說明白。
“國府之心我等清楚,看似抗擊外敵實則將我們列為心頭大患,恐我等勝過恐日寇,此番舉動不足為奇,好在你情報,不然刁同甫同志性命堪憂。”周書記并未怒斥此舉。
因心中清楚。
但覺得黎季同的情報可謂重中之重。
不然刁同甫同志極有可能在山城喪命。
南方局如何和老家交代
此事已經迫在眉睫,若再晚知曉幾日,回天乏術。
可這個消息黎季同不必與他面談。
故而周書記問道“可有難處”
“確實有難處。”黎季同將宋書堂的事情說出來。
聽完之后周書記心中明了。
“你是想要救刁同甫同志,又不想給宋書堂帶來麻煩。”
“是。”
“因此秘密將這個消息告訴我,需要南方局處理好這件事情。”
“對。”
“好,我答應你。”周書記直接答應。
對于黎季同的要求他覺得沒什么問題。
不會認為他是在國府潛伏多年,對其有感情。
再說宋書堂也是拉攏策反人員。
拉攏策反他的主要價值就是他在軍統局情報科。
黎季同如今不能回去,有人接替工作最為重要。
你逼迫宋書堂從軍統局離開,哪怕之后會同意你的拉攏和策反,作用則大打折扣。
其次宋書堂愿意將這個消息告訴黎叔。
內心深處是明白大義之人。
如此情況之下周書記不會不管不顧。
至于說如何解決刁同甫同志的麻煩,突破國府設計的陰險計謀,從而又不影響宋書堂。
這就需要周書記回去南方局之后,和人詳細商議。
這件事情必須要控制在小范圍內。
不可大戰旗鼓。
南方局值得信任的同志很多,自然是可以商議。
不必局限在周書記一人腦中。
黎季同是小心起見,需要周書記同意這個辦法,才要面見。
后續如何安排周書記自然會負責。
得到肯定答復黎季同道謝。
“你我不必說這些。”
“那就拜托了。”
“宋書堂這名年輕人確實值得我們發展,此事之后可以嘗試加大力度。”周書記對于這種工作富有經驗。
這件事情如果能完美解決。
則表現了雙方的一種態度和誠意。
趁熱打鐵是最好的。
其次則是軍統局此番安排,宋書堂心中定有不滿。
抓住機會才能有所進展。
“我會配合雷炎彬同志。”黎季同明白周書記的意思。
“什么時候想回紅巖嘴,隨時可以回來。”
“我還能發揮些余熱。”
“好。”
周書記自然也不想看到黎季同一蹶不振。
能有奮斗工作的精神是最好的。
因此也沒有再勸。
兩人交談完畢叫雷炎彬進來送黎季同離開。
董必文也進來陪同周書記離去。
這件事情不容耽誤,因此周書記決定連夜趕回紅巖嘴,召開一次小型的內部會議,商討解決這個問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