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戴伯倫的見面商議還算順利。
將八人名單遞給他,要求他詳細資料。
戴伯倫也沒有回去公使館,而是在茶館內,要來紙筆開始書寫起來。
不僅僅是詳細資料,還有可能存在的疑點,他都寫在紙上。
畢竟揪出日諜對戴伯倫來說,也很重要。
密密麻麻寫了不少。
將紙張遞過來。
“我目前能的就這么多。”戴伯倫說道。
“多謝。”
“需要我回去之后幫你們盯著這些人嗎”
“不必。”
戴伯倫不是專業的。
如果他盯著就很明顯,日諜發現不難。
不過朱越說道“但你可以在內部進行一些管理,畢竟剛出了辛志業日諜一事,你要加強公使館內的管理,同時對電臺進行嚴格的管控。”
這個是理所應當的。
但是對電臺進行了嚴格的管控之后。
這個日諜就沒有辦法通過電臺,聯系日諜組織,和策反他的情報組織。
雖然短時間內肯定是靜默。
不會有所動作。
但時間長了呢
他是情報工作人員,不可能一直悄無聲息,那么他是沒有價值的。
所以他肯定需要尋求一種新的情報傳遞方式。
而且這樣的過程他需要兩次。
一次是和日諜組織建立新的情報傳遞方式。
一次是和策反他的國際情報組織,建立新的情報傳遞方式。
等于說情報科有兩次機會抓到他的馬腳。
這已經是比較不錯的調查方式了。
和戴伯倫分別之后,宋書堂、朱越回到情報科,開始查看他的詳細人員資料。
朱越說道“雖然有些人值得重點懷疑,但目前這種情況,還是八個人都要一視同仁。”
“沒錯。”
的信息有用。
但又不能完全相信。
因此現在排除不了。
看后續的調查,能否做出排除。
現在就是等待,讓公使館內的日諜,覺得風頭已經過了。
加上公使館里面的電臺被嚴加看管,現在不能用了。
他自然是要尋求和上面聯絡的機會。
畢竟潛伏工作人員。
如果失去和上面的聯系。
那就是無根浮萍。
是非常危險和煎熬的事情。
該做的工作已經結束,現在等待對方露出馬腳就行。
至于辛志業這里,曹硯寧又用刑審訊了兩次。
但結果都是一樣的。
心中的仇恨讓辛志業現在什么都不理會。
甚至于他不怕死,渴望死。
他想要去見自己的父親和家中兄長。
情報科已經放棄撬開辛志業的嘴,希望都壓在公使館內的另一個日諜身上。
抓到他或許不需要辛志業開口,就能獲得情報。
畢竟有關日諜機構的情報,都是兩人合作的。
辛志業知道的,對方肯定也知道。
龍昊每日往返鵝嶺和羅家灣,帶來一些最新的信息。
但目前尚沒有非常有價值的情報。
此刻就需要耐心了。
至于抓捕辛志業一事,情報科也沒有聲張,畢竟是從公使館內抓捕的。
公使館、大使館的人都收到了消息。
你也就沒有必要去大張旗鼓的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