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你說調查走私可能就會牽扯出來很多人,那么被牽扯出來的人,不想讓自己所做的事情公之于眾,然后選擇殺人滅口可以嗎?
完全可以。
這在他們內部不是沒有出現過。
但是梅暮稚子直接將這件事情否定了。
宋書堂問道:“為什么?”
“就算是金陵方面的官員,想要在滬上殺人滅口,栽贓嫁禍給軍統,那也不可能是那么多人出面殺人,然后還能有條不紊的撤退。”
梅暮稚子覺得根本就不可能。
根據目前掌握的情況,軍統行動的時候,可是有很多人員參與。
你說是金陵方面的官員找的人?
他們在滬上能找到這么多人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
你以為你在金陵有權利,或者是愿意花錢,就能在滬上找到這么多人,給你賣命嗎?
而且還是暗殺金陵方面的官員。
那些亡命之徒就不可能同意這樣的買賣,他們是不會去招惹日本人的。
所以就算是金陵方面的人想要殺人滅口栽贓嫁禍,那也肯定是極少數人負責,暗中完成任務。
這種情況還有可能是金陵方面官員自己做的。
現在就完全不同可能。
其次就是說撤退,就算是真的你費勁湊齊了這么多人,那么也肯定只能是烏合之眾。
如果是烏合之眾怎么可能撤退的那么默契呢。
怎么可能后續搜捕之中追捕不到。
這就不合理。
肯定是專業的組織,那么必然是軍統。
所以梅暮稚子現在很肯定,不需要去懷疑究竟是誰動的手。
聽到梅暮稚子這樣講宋書堂當然知道是有道理的,因此也不能去否定,更加不要想改變對方的思路。
而且梅暮稚子的思路正確也不怕,他們反正也參與不到調查中來,更加不可能將自己的正確司令告訴李群。
因此宋書堂不用在梅暮稚子面前,表現出異樣。
而且她都能想到,李群必然也是可以想到的,你改變梅暮稚子的想法沒有意義。
于是宋書堂說道:“這樣看的話,軍統為什么要對這里兩人動手呢?”
“肯定還是和對方調查走私案件有關,我猜測或許負責走私的人,是金陵方面的官員不假,但肯定是軍統的人。”
“你是說這軍統的臥底?”
“顯而易見,不然他們怎么會如此。”
可是宋書堂卻皺著眉頭說道:“如果你說走私的人是軍統的臥底,那么證明他軍統的身份是沒有暴露的,如果只是這件事情的話,是可以想辦法通過破財免災的,沒必要冒險在滬上殺人吧?”
宋書堂認為你殺人肯定是更加危險的一件事情,這個風險太大了。
甚至有可能沒有將人殺掉,豈不是直接暴露。
而且軍統成員的潛伏身份是沒有被發現的,就能通過更加柔和的手段處理這件事情,沒必要劍走偏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