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識到副本的復雜性后,齊斯其實考慮過保底死亡人數機制。
在第三輪黑杰克中,拿到“10”和“a”兩張手牌后,他更是認真思考了一下要不要再平等地削一下其他玩家的手牌。
但他終究打消了這個念頭。
他從進入副本以來,一直有一種怪異的感覺,怪異到讓他疑心如果將其他玩家都坑死,可能會讓事情變得更加麻煩。
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副本直到現在依然沒有刷新出主線任務;但所有玩家都下意識地認為,主線任務是存活三天,或者演完三幕戲。
這倒不怪玩家們輕信,只因查理說過一句“等第三天一切就結束了”。這句話充滿誘導性,而副本名又叫做盛大演出,很難不聯想在一起。
齊斯當時問查理那句“演出什么時候結束”,也是存了一些誤導其他玩家的心思的,但他沒有想到,他編織的迷障持續了這么久。
這已經脫離話術誘導的范疇了,只可能是副本自身的機制。
在某種力量的作用下,幾乎所有玩家都將主線任務拋到了腦后,而把演出劇本、參與游戲當作第一要務。
一天就是一幕,一共三天,一共三幕戲在概念偷換和心理暗示下,玩家們漸漸模糊了劇本和副本的界限,將兩者等同。
系統界面上,本該寫著主線任務的地方是一片空白,齊斯不由得想起辯證游戲的情況,并忍不住懷疑他是不是在某個存在的布局之中
在剛進入副本之際,齊斯毫不避諱自己的冷漠和利己,其實是在向辛西婭釋放合作的信號。
如果一幕戲需要死一個人的話,他希望能先和辛西婭將其他兩個家伙排除出局理性主義者或許不適合做朋友,卻很容易相互勾結。
但緊接著,辛西婭就選了1號房間,并順理成章地遇到了他的罪惡,態度一瞬間從友善轉為了敵對。合作的希望變得渺茫,他不得不放棄原有的計劃,而讓和惠和董希文幸運地逃過一劫。
當時,齊斯只覺得一切是情理之中的巧合。辛西婭自認為自己罪惡最大,才錯選了他的罪惡盤踞的房間。
而如今想來,這些真的是偶然嗎真的只是他運氣不好,和辛西婭沒有合作的緣分嗎
和惠的罪惡處于3號房間,查理的罪惡處于6號房間,基本上說明了罪惡的分布并不嚴格按照大小來判別。
所有房間都是盲盒,在打開房門的前一秒,里面的罪惡都是不確定的,很容易搞暗箱操作。
“又是偽隨機性陷阱啊。”齊斯在腦海中無聲地輕笑。
他忽然想起劇本殘頁中的一句話
國王只想讓民眾知道他們應該知道的事。
這句話放在這部戲劇中也同樣適用
劇作家只想讓戲中人知道他們應該知道的事。
戲中人所見所聞,皆是劇作家的表達和設計,如何能全盤相信
畢竟,明面上的劇作家查理是個木偶,已經死去;而真正寫作這部戲劇的劇作家,可是從始至終都沒有出現啊。
而要想逼劇作家現身,在齊斯看來也并不困難。
便簽中不是說了么
搭建好舞臺,讓角色自己運動。如果超出掌控,就修改規則。
只要讓劇情脫離劇作家的掌控就好了,反派和主角身份倒置,齊斯不信到這時候了,那位劇作家還坐得住。
基于此,他覺得自己在董希文面前死一次,完全是可以支付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