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善眼睜睜看著魏遠推著輪椅,從那個滑道上,慢慢地上了卡車的后廂,其他人好像已經見怪不怪了,魏遠剛推上去,滑道就收了起來。
魏遠調轉方向看著姜善“上來吧。”
姜善這時才意識過來,剛才魏遠說讓姜善和他坐一起,原來是跟他坐在卡車的后廂里這,這特么叫坐姜善目瞪口呆看著又窄又黑的后車廂,就在魏遠的輪椅旁邊,還放著整整齊齊兩排汽油桶,看樣子里面都裝滿了汽油。
而魏遠就這樣坦然自若地坐在一堆油桶的旁邊。
前排駕駛座的張政又不滿地拉開車窗朝外吼“磨蹭什么還上不上來”
姜善只好一言難盡地爬上后車廂,魏遠還伸手扶了她一把,總算讓她站穩了。
站直的姜善幾乎跟車頂平齊,她覺得壓抑又尷尬,現在好歹是3幾年了,光動能和新能源已經遍地走,市面上哪里還能見到這種用油的古董老車。
這與姜善想象中的“搜救隊”形象差距太大了點。
“你剛剛說你們是什么科研所的”姜善忽然問魏遠。
魏遠“生物科研所。”
姜善沉默了一會“為什么是生物科研所的人來搜山”
姜善印象中,搜救的人不是都應該是911,119之類的嗎,而且,只有四個人,一個還是殘障人士。
魏遠“”他不知道怎么解釋,似乎也解釋不清。
“不如等回了城,也許你就明白了。”
現在對姜善解釋發生了什么,想必姜善也不可能接受得了。
這輛七十年代的老舊皮卡,是科研所的人根據魏遠要求,費勁從附近十幾家汽車回收廠里扒拉出來的,經過簡單的改良和清理,就這么上路了。
至于魏遠為什么偏選這個當交通工具,科研所的人也一言難盡。
不需要飛機,不需要電子儀器,不需要一切科技化電子化的東西。
要一輛70年代的柴油車,要一個司機,一個隊醫,一個進山的向導。
分別是,司機,張政。21歲
向導,趙穎。27歲
隊醫,高文武。38歲
當初科研所收到魏遠提交的這份名單,說實話,怎么看都像是開玩笑。
可是魏遠的理由也很干脆,他的目的是弄清楚洞穴酒店和那座山上發生了什么,他不需要很多人,相反,人越少越好。
即使犧牲了,也要把犧牲降到最低。
這個理由,讓人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何況之前各方都已經派出了很多人,顯然人多,并不算優勢。
這次的搜索任務,沒有向任何一個媒體公布,除了科研所自己人知道之外,一切低調進行。
說實話,其實是因為沒有人抱有希望。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