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到的那些文獻里,有超過90的都是華麗的垃圾,但是,我也不能因此就否認其中確實有極少數的,是真正的寶藏。
我有幸讀到了一篇“寶藏”,它對我近年來始終在思考的一個問題,給予了十分有意義的啟發。
這個問題是魔女契約的力量究竟來源于何處
對于這個問題,我相信徳布索塔的大多數人都會回答來源于契約本身。
但這個答案是錯誤的。
我曾經參觀過“以太勘探”的契約制造工廠。契約的原材料是石油,也就是魔力鉆井從以太海深處抽取魔力的過程中所得到的副產品。
那是一種黑色的、粘稠的液體,自然狀態下會如同活物一般,不斷地進行無規則的扭動,因此工廠必須將它儲存在密閉容器中,否則要不了多久,滿滿一桶石油就會逃竄得一滴不剩。
制造契約的方式很簡單。只需將石油注入印刷機,而印刷機會按照早已設定好的標準化條款,印刷出契約,最后,再使用水晶將契約封裝一塊未簽訂過的契約就算制作完成。
當契約被簽訂時,契約條款中的可變項將根據簽訂者適應性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結果;某些情況下,契約中還會產生全新的補充條款,這一般發生在適應性特別好或特別差的情況下。
只要了解契約的制造流程,就可以很容易得出結論魔女契約的力量不可能來自于契約本身。因為制造契約的原料,石油,本身并不蘊含任何魔力,或其它神秘的力量。它充其量只能算作一種介質。
而這也引出了另一種觀點,在德布索塔,大多數大魔女都是這一觀點的贊同者
魔女契約的力量來源于契約簽訂者自身的魔力。
這種觀點可以對絕大部分現象給出符合邏輯的解釋。簡而言之,魔力是一種能量,而契約只不過是將這種能量轉化為各種不同效果的介質,同時,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高階的契約比低階的契約更耗費魔力因為它們所實現的效果更強,自然也需要更多的能量。
可是,這套理論體系卻無法解釋另外一些現象。
例如,大多數契約在簽訂時需要支付一大筆魔力,而后續使用則每次僅需支付少量魔力。如果魔力是一種能量,那么簽訂時所消耗的大量魔力又到哪里去了呢如果解釋為簽訂這個行為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未免顯得過于牽強;如果說這些能量被儲存在契約中,可已經有很多學者通過實驗證實,石油并沒有儲存魔力的能力。
還有些契約則更加難以解釋,例如“清潔術”、“微小火焰”、“魔女之手”等大多數生活類契約,僅在簽訂時需要消費一定的魔力,簽訂后無論使用多少次,都不需要再消耗任何魔力,如果契約是以魔力為能量來實現某種效果,那么當這些契約生效時,它們所需的能量又是從何處而來呢
最后,還有一個最為特殊的反例“祈愿”。從理論上講,“祈愿”完全可以在不消耗任何魔力的情況下,實現任何驚天動地的效果,例如毀滅一整座城市只要許愿者所支付的代價足夠沉重。
那么,支撐“祈愿”生效的能量又來自于何處呢這顯然是這套理論體系完全無法解釋的問題。
上述疑問便是我近幾年來一直在思考的內容,我曾以為只有我會產生這些近乎于空中樓閣的想法,可在巢塔,在我有幸發現的那篇文獻中,作者提出了和我幾乎一模一樣的問題,并給出了一條有可能找到答案的途徑。
她認為,或許可以通過某種精心設計的占卜,來探查有關魔女契約力量來源的線索。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