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設定應該是免費更新的,但是這篇卻無法更改成免費發布,在此向大家道歉。
“全彈發射”
娜塔莎十劍5號機的駕駛員
“這么個丑東西也算是人形兵器”
安娜新莫斯科公國的女王
機體定位
遠距離炮擊機體。
造型
顏色綠色
體型非常的碩大,正面的寬是鷹揚式的15倍。側面的寬則是鷹揚式的25倍。
“喀秋莎”身形巨大,看起來就像是一個行走的“綠色堡壘”。它的設計充滿了實用主義軍武的美感,但也有人不喜歡這種,覺得它太過笨重。
武器
激光步槍1把、激光刀2把。隱藏激光彈刀1柄。
正面4組6聯導彈發射器,分別安裝在雙肩和小腿兩側,可以同時發射24枚導彈或火箭彈。
背部兩門可折疊加農炮,可以遠距離轟炸目標。
背部2火箭發射架,可以搭載四枚威力巨大的火箭彈,甚至可以搭載核彈。
側面輔助防衛的機炮左右個一挺,由系統自行操控。
名稱來源
蘇聯著名火炮“喀秋莎”。
開發過程
在5號機的最初預想中,這臺機體攜帶大量武裝,可以快速殺到目標位置傾泄火力后撤出。
只是這個預想并沒有實現,而且從結果上看,跑偏的很遠。
歸根到底還是技術力不夠,預想中的機體在幾年后才有可能誕生,所以5號機的設計被回爐重造。最后由莫爾商會的托馬斯主席拍板,讓其成為了人形兵器技術與舊時代火炮技術結合的產物。
簡單點說,就是有四肢的大型自走火炮。在人形兵器的時代,坦克和自行火炮逐漸被淘汰。而5號機這樣的結合,是否就是自走火跑的未來呢
5號機的開發小組覺得這樣還不夠有特色,便在托馬斯主席的意見基礎上,讓其變成了一臺25米高的戰爭堡壘。它雖然還有四肢,但雙腿基本不需要步行,而是靠巨大的腳掌完成氣墊式移動。為了支持這臺機體巨大的負重,也為了整體看起來更協調,5號機的后腰還安裝了一個酷似裙擺的巨大附件,這個附件也有氣墊式移動的功能,加快了5號機的移動速度。
最初5號機搭載的額外武裝只有4組導彈發射器和兩臺自衛用的機炮。但在托馬斯主席觀看了它的試驗后,被其巨大的瞬間火力折服,稱其為“宇宙中的喀秋莎”。5號機也因此得名喀秋莎,據說也是因此“喀秋莎”才被送到了新莫斯科公國。
在托馬斯主席的激勵下,研發小組干脆在其背后裝上了加農炮和火箭發射架,讓其看起來更像是過去的火箭炮“喀秋莎”。
“喀秋莎”最大的問題,是不能像其他人形兵器那樣擅長近身肉搏。雖然它也裝備了兩把激光刀,但因為體型的問題無法像其他機體那樣自如的使用。研發小組的解決辦法是在機體的兩側安裝了可以自行射擊的機炮,用來逼退企圖與喀秋莎進行肉搏的敵人。如果遇到特殊情況,喀秋莎身體內還藏有彈刀應付。
駕駛員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新莫斯科公國選出的5號機駕駛員居然是安娜女王唯一的妹妹。相傳安娜女王打出生就擁有超能力,但她的妹妹娜塔莎卻是個凡人。這樣的差異導致這對姐妹的關系并不友好,有人認為安娜指名娜塔莎擔當這臺機體的駕駛員,就是希望妹妹在沙場上戰死。,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